[发明专利]缓冲器组装用销棒自动插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4994.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海;张昭英;夏广春;王恺德;宋士博;张建仁;丁彦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组装 用销棒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器组装用销棒自动插拔系统,其包括销棒插入装置、销棒回流装置、销棒拔除装置;由销棒插入装置将两销棒插入箱体中部,由销棒拔除装置将两销棒拔除并转至销棒回流装置,由销棒回流装置依次将销棒输送回销棒插入装置处供其再次取用。本发明能自动化完成销棒的插入和拔除,并能实现销棒的回流输送、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车用缓冲器的生产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器组装用销棒自动插拔系统。
背景技术
机车用缓冲器是用来缓和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在起动、制动及调车作业时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纵向冲击和振动,从而减轻对车体结构和装载货物的破坏作用。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压缩弹性元件来缓和冲击作用力,同时在弹性元件变形过程中利用摩擦和阻尼吸收冲击能量。
在对如图1所示的缓冲器进行组装过程中,插拔销棒这一工艺性工序是重要的一步,该工序需将两个销棒穿过缓冲器箱体中部,利用两销棒将弹簧压在缓冲器下部,以便给缓冲器上部留出装配空间,方便后续装配,待上部零件装配完成后,还需要将两销棒拔出,以便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缓冲器组装用销棒自动插拔系统,具体为:
其包括销棒插入装置、销棒回流装置、销棒拔除装置;由销棒插入装置将两销棒插入箱体中部,由销棒拔除装置将两销棒拔除并转至销棒回流装置,由销棒回流装置依次将销棒输送回销棒插入装置处供其再次取用。
销棒回流装置包括下方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和上方两侧的护栏,在传送带输送路线的末端处还设有单棒输出机构,所述单棒输出机构包括后端截停气缸、电动滑台模组、单向推送单元和前端截停气缸;后端截停气缸竖直固定于传送带正上方,其活塞杆头部固接有第一止挡块,且第一止挡块能在后端截停气缸活塞杆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在传送带上方两侧的护栏之间移动;前端截停气缸水平固定于一侧护栏旁,其活塞杆头部固接有第二止挡块,且第二止挡块能在前端截停气缸活塞杆带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阻挡或让开销棒回流装置的输出口;电动滑台模组位于后端截停气缸和前端截停气缸之间的传送带的正上方,且其滑台的移动方向与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平行;单向推送单元包括与电动滑台模组的滑台固接的固定部,和与固定部转动连接且能单向转动的单向推送杆。
固定部的下部和单向推送杆的上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部上部顶端与电动滑台模组的滑台固接,单向推送杆的下部呈沿转轴径向凸出于固定部下部的杆体;固定部的下部具有位于下端的半圆端面和位于前后两侧的竖直端面,单向推送杆的上部在与传送带输送方向相反的后侧设有与固定部后侧的竖直端面相配合的限位部。
杆体底端的前侧端设有凸出的用于抵顶推动销轴一端的抵顶部。
所述销棒插入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双销棒接收机构和位于上方的双销棒推进机构;双销棒接收机构包括过渡槽、接收平台、两个接收槽、接收回转缸和升降缸;过渡槽固定衔接于销棒回流装置的输出口处;接收平台的底面中心固接接收回转缸的转动部,接收回转缸的固定部固接于升降平台上表面上,升降缸固定于升降平台的下方,且升降缸的活塞杆顶部固接升降平台下表面;两个接收槽对称固定于水平的接收平台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当接收平台上的接收槽槽底与过渡槽槽底平齐时,接收平台的转动轴心与两侧的接收槽槽中心线及过渡槽的槽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皆相等;双销棒推进机构包括销棒推进气缸、与两根销棒对应的推进杆、导向平台、两条导向槽;销棒推进气缸固定于接收平台的正上方,用于抵顶推进销棒的两个推进杆通过连接架与销棒推进气缸的滑台相固接;两条导向槽固接于导向平台上,当接收平台在升降缸驱动下上升至两接收槽与两导向槽分别相平齐、正对时,推进杆能在对应侧的接收槽和导向槽中移动。
升降平台下方还固设有对应升降平台下降限位的限位柱。
升降平台与升降缸之间还设有包括导向柱和导向套的导向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液态光学胶全贴合围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