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及其安全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119.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童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亚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4 | 分类号: | B66D1/54;B66D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断裂 电动葫芦 及其 安全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包括钢丝绳卷筒、用于驱动所述钢丝绳卷筒的电机、定滑轮组、动滑轮组、端板、吊钩组和穿过所述动滑轮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钢丝绳卷筒和定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所述定滑轮组与钢丝绳的连接处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动滑轮组的每一个动滑轮与钢丝绳接触部的下方均设置有安全保护装置,所述电机和拉力传感器均与电动葫芦控制器主体电气连接。通过在定滑轮与钢丝绳的连接处设置拉力传感器,当安全保护装置作用,将钢丝绳锁死在动滑轮上时,利用拉力传感器和电机的输出功率,计算出动滑轮组两侧钢丝绳的拉力值的公差范围,从而判断钢丝绳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属于电动葫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丝绳动滑轮组是靠穿过的钢丝绳转动达到减速省力的目的,同时可以带动吊运重物上下滑动,其承载式时同一个滑轮两段钢丝绳拉力基本相同,只有在运动时,动力侧的拉力会稍大一点以克服滑轮组自身摩擦力而产生转动现象。
当钢丝绳发生断裂时,滑轮一侧的钢丝绳拉力瞬间会趋于零,在另一侧钢丝绳拉力的作业下,钢丝绳迅速从滑轮滑出,此时吊在滑轮组上的重物会发生坠落,引发事故。而大部分损坏是先断丝松丝松股或股间扭曲,而后发生断裂等安全问题
为了防止钢丝绳断裂引发的安全事故,通过在动滑轮组上设置防安全保护装置,并且起重机用钢丝绳由于一般具有接近5倍以上的安全系数,当钢丝绳断裂时,只要防安全保护装置发挥作用,吊钩上的货物在短时间内依然不会掉落。
但是为了保证防安全保护装置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通常会把其灵敏度调整的较高,但是这种情况下,由于其灵敏度相对较高,一旦电动葫芦收到外物的碰撞或者剧烈晃动时,防安全保护装置容易误触发,导致后续一系列繁琐的操作,例如对电动葫芦进行人工检修,复位防安全保护装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通过在定滑轮与钢丝绳的连接处设置拉力传感器,当安全保护装置作用,将钢丝绳锁死在动滑轮上时,利用拉力传感器和电机的输出功率,计算出动滑轮组两侧钢丝绳的拉力值的公差范围,从而判断钢丝绳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包括钢丝绳卷筒、用于驱动所述钢丝绳卷筒的电机、定滑轮组、动滑轮组、端板、吊钩组和穿过所述动滑轮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钢丝绳卷筒和定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所述定滑轮组与钢丝绳的连接处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动滑轮组的每一个动滑轮与钢丝绳接触部的下方均设置有安全保护装置,所述电机和拉力传感器均与电动葫芦控制器主体电气连接。
前述的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动滑轮下方的第一止锁机构,所述第一止锁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连动杆,所述第一连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动滑轮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可相对其滑动的止锁块,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止锁块相接触的、用于推动所述止锁块滑动的定位销,所述两个转盘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锁连杆。
前述的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中轴线两侧还设置有第二止锁机构,所述第二止锁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第二连动杆,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动滑轮的下方,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其中一个转盘相连接。
前述的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锁块的表面设置有锯齿键。
前述的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锁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拉簧。
前述的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止锁机构的第二连动杆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连动杆固定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亚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冠亚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