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的分级引导可变标线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7505.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新;刘梁琛;芦俞嘉;夏新平;文豪松;李春艳;张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576 | 分类号: | E01F9/576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道 高速公路 出口 分级 引导 可变 标线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的分级引导可变标线设置方法,首先对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范围车道进行编号,并对每条车道对应的车道线进行分级;接着确定每级分级标线的基准点Pe的位置;再计算每级分级标线上的实线长度并施划该实线长度的实线,将实线的末端标记为禁止变道起始点Pf;接着计算每级分级标线上的可变虚实线长度并施划该可变虚实线长度的可变虚实线,将可变虚实线长度的末端标记车辆紧迫变道提示点Pu;所有分级标线上的实线和可变虚实线组合得到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的分级引导可变标线。本发明通过提前告知驶离车辆尽早变道,保证驶离车辆具有足够的变道空间,并减少不满足纵向安全距离的急减速变道,提高了出口范围的交通安全及通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的分级引导可变标线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出口是典型的事故高发区。相关统计表明:超过40%以上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在出入口范围,而出口事故率是入口的1.5倍左右。高速公路出口引导信息多、交通复杂,驾驶负荷远高于常规路段,分流车辆与主线车辆交互运行,易引发内侧车道车辆连续变道、强行变道与突发变道等异常变道行为,异常变道易引发侧面相撞事故。出口主线限速高于匝道限速,车速波动剧烈,当限速差过大或剩余减速车道长度不足时,易导致主线到出口的短时速度突变或防止错过出口的急减速行为,车速突变或急减速是引发出口追尾事故的主因。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多车道(单向高于或等于3条车道)高速公路越来越普遍,与常见的单向两车道高速公路出口路段相比,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内侧车辆需连续变道才能驶离,该过程引发的异常变道、突发变道行为更为普遍,主线车辆需连续减速才能驶离,该过程引发的急减速行为极易导致追尾或侧碰事故。由此可见,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交通运行更加复杂,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目前高速公路设计规范未对高速公路出口标线进行精细化设计,实际高速公路出口处标线设计及施划时,多沿用常规路段的虚线设计,形式单一,不能提前告知主线车辆与驶离车辆提前分离,未能较好的防止因不满足变道最小安全距离引发的超车变道、急减速变道行为。
在一些城市交通管理中,可变标线的理念被广泛使用,但高速公路的标线设计领域尚未涉及可变标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的分级引导可变标线设置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前告知驶离车辆尽早变道,保证驶离车辆具有足够的变道空间,以提高出口范围的通畅性;通过实线设计,防止因不满足变道最小安全距离引发的急减速变道、不安全连续变道行为;通过分级引导标线设计,渐进分离主线车辆与驶离车辆,增加出口范围车辆运行的有序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的分级引导可变标线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的车道沿车辆行驶方向从右至左依次编号为1至i,对第1级车道至第i级车道的车道线依次进行分级,得到0至i级分级标线,其中,第1级车道的两条车道线分别为第0级分级标线和第1级分级标线,第k条车道的两条车道线分别为第k-1级分级标线和第k级分级标线,第1级分级标线对应第1级车道,第k级分级标线对应第k级车道,1≤k≤i,i≥3且i为整数;
步骤2,确定每一级分级标线上的基准点Pe的位置;
步骤3,计算每一级分级标线上的实线长度,以该级分级标线上的基准点Pe为起始点沿车辆行驶的反方向在该级分级标线上施划与所述实线长度对应的实线,并将所述实线的末端标记为禁止变道起始点Pf;
步骤4,计算每一级分级标线上的可变虚实线长度,以该级分级标线上的禁止变道起始点Pf为起始点沿车辆行驶的反方向在该级分级标线上施划与所述可变虚实线长度对应的可变虚实线,并将所述可变虚实线的末端标记为车辆紧迫变道提示点Pu,所有的分级标线上的实线和可变虚实线共同组成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的分级引导可变标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色识别智能语音设备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违法证据追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