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钢的LF精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573.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叶飞来;戈文英;范斌;赵冠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72;C21C7/076;C21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武玥;李彪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钢 lf 精炼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钢的LF精炼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炼炉终点碳控制在0.07~0.09%,初炼炉出钢过程中随钢流向钢中加入合金和渣料;2)钢水到达精炼位后,开始送电,加入碳化硅和增碳剂进行扩散脱氧,大包底吹氩气;3)化渣后,停电,底吹氩气搅拌,取一次样分析,分析结果,按目标成分要求调整钢水成分含量,然后底吹氩气搅拌,再次取样分析,直至钢水成分符合目标成分后,然后出钢,得到低碳钢。本发明量化了精炼扩散脱氧过程中增碳剂、碳化硅等脱氧材料以及底吹氩气的使用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解决了钢水的精炼扩散脱氧过程增碳剂、碳化硅用量变化大,钢水成分波动大的问题,有利于钢水在精炼过程的标准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钢的LF精炼方法。
背景技术
LF精炼过程主要承担着钢水的“两脱”、“两调整”的任务,即脱氧、脱硫、调整钢水成分和调整钢水温度。一般的精炼过程是初炼炉出钢过程中,向钢中加入适量的合金、渣料,然后将钢水转运至精炼工位,首先测温,然后边化渣边提温,向钢中加入碳化硅、电石、铝粒等材料脱氧,然后取样一次分析钢水成分,根据一次样检验结果调整钢水成分,搅拌均匀后取二次样分析,根据二次样检验结果微调钢水成分。
现有的LF精炼工艺存在以下缺点:钢水成分的调整主要放在一次样以后,调整钢中碳成分时,低碳钢的增碳量往往≥0.05%,增碳过程中必须长时间的大氩气量搅拌,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钢水与空气接触,造成钢水吸氮、吸氧,对钢水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开发出了一种适用于低碳钢生产的LF精炼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钢的LF精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炼炉终点碳控制在0.07~0.09%,初炼炉出钢过程中随钢流向钢中加入合金和渣料;
2)钢水到达精炼位后,开始送电,加入碳化硅和增碳剂进行扩散脱氧,大包底吹氩气;
其中,碳化硅的用量为70~90kg/炉钢,
碳化硅预计增碳量=碳化硅加入量*碳化硅碳含量*碳化硅增碳系数/钢水量/1000,碳化硅的增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03~0.1;碳化硅的粒度越细小,碳化硅的增碳系数越小,搅拌氩气流量越大系数越大,精炼渣流动性越好系数越大。
扩散脱氧用增碳剂的吨钢加入量为=(精炼目标增碳量-电炉合金增碳量-0.02%-碳化硅预计增碳量)÷增碳剂碳含量×增碳剂增碳系数×100;增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05~0.15,其中增碳剂的增碳系数与增碳剂的粒度、搅拌氩气流量以及精炼渣流动性等因素有关;增碳剂的粒度越细小,增碳剂的增碳系数越大,搅拌氩气流量越大系数越小,精炼渣流动性越好系数越小。一般一个钢厂的使用的增碳剂及精炼渣情况是固定的,增碳剂的增碳系数仅与搅拌氩气流量有关。
3)化渣后,停电,底吹氩气搅拌,取一次样分析,分析结果,按目标成分要求调整钢水成分含量,然后底吹氩气搅拌,再次取样分析,直至钢水成分符合目标成分后,然后出钢,得到低碳钢。
通过调整增碳剂用量及底吹氩气流量,利用精炼化渣过程向钢中适量增碳;最终将通过强搅拌向钢中增碳的量控制在0.01~0.03%范围内,保证底吹氩气流量800~1000NL/min搅拌90~120秒,这样的强搅拌工艺可以满足钢水的增碳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低碳钢的碳含量≤0.25%,钢包为100-120吨容量的双透气砖钢包。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合金和渣料为本领域公知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合金包括锰铁、铬铁、钼铁和硅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渣料包括石灰和预熔渣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