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两栖无人平台的密封搭载装置及两栖无人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8838.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韩斌;闫泽峰;梁承元;鲁亮;陈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0J7/04;B60J10/8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尚威;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两栖 无人 平台 密封 搭载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两栖机器装备领域,一种应用于两栖无人平台的密封搭载装置及两栖无人平台。该装置需要密封时,第一丝杠轴和第二丝杠轴同时朝向使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互相靠近的方向旋转,以带动两个天窗运动件沿导轨互相靠近直至闭合;闭合时,两个天窗运动件的对接边缘以及左右两个侧边缘处的缝隙均通过预先设置的密封条密封,而两个天窗运动件与各自对应的收纳舱接触密封或通过密封条密封;当需要释放搭载的无人设备时,第一丝杠轴和第二丝杠轴同时朝向使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互相远离的方向旋转,以带动两个天窗运动件沿导轨互相远离而打开天窗。本发明具有可开合的天窗,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结构简单、可两栖工作,广泛适用于各种两栖无人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两栖机器装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两栖无人平台的密封搭载装置及两栖无人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艇、无人车、无人机等装备组成的跨域无人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海上救助、岛屿侦察、测绘、环境监测等领域。两栖机器人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在陆地、湖泊、河流、浅滩以及海洋中运行,作业范围广泛,可以搭载无人机、监管设备、侦察设备等,用于执行危险、枯燥以及其他不适合人员操作的任务,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两栖机器人要搭载无人机、侦察设备等,需要有密封装置承载物体,而且要求能够主动控制机器人平稳地打开装置以释放设备,并实现闭合操作。
专利CN209008477U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无人机搭载平台将无人机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该机构安装比较繁琐,无密封性,不能用于两栖机器人。专利CN109109589A提出了一种轮腿式全地形搭载平台,采用四轮驱动模式实现不同方向的转向,主要实现搭载平台的主/被动姿态调整模式的切换。以上机构主要适用于轮腿式陆地机器人,机构比较复杂,控制难度大,无承载空间,不适用两栖机器人搭载设备的平台。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两栖机器人搭载设备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两栖无人平台的密封搭载装置及两栖无人平台,由此解决现有装置机构复杂、控制难度大、无密封性,以及不能应用于陆地、深海两栖工作,无承载空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两栖无人平台的密封搭载装置,包括:天窗盖板组合件、动力和传动系统以及框架组合件;
所述天窗盖板组合件包括两个收纳舱、两个天窗运动件以及多个密封条;
所述动力和传动系统包括至少一对滚珠丝杠副;所述一对滚珠丝杠副包括带有第一滚珠的第一丝杠轴、带有第二滚珠的第二丝杠轴;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各与一个天窗运动件固定连接;
所述框架组合件包括框架、固定底板以及至少一个导轨;导轨安装于框架侧面,位置与所述一对滚珠丝杠副对应;两个收纳舱固定于框架上且分别位于导轨两端;导轨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对应固定在两个天窗运动件上;所述一对滚珠丝杠副安装于固定底板上;
当需要密封时,第一丝杠轴和第二丝杠轴同时朝向使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互相靠近的方向旋转,以带动两个天窗运动件沿导轨从各自对应的收纳舱中滑出并互相靠近,直至两个天窗运动件接触实现闭合;闭合时,两个天窗运动件的对接边缘以及左右两个侧边缘处的缝隙均通过预先设置的密封条密封,而两个天窗运动件与各自对应的收纳舱接触密封或通过密封条密封;
当需要释放搭载的无人设备时,第一丝杠轴和第二丝杠轴同时朝向使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互相远离的方向旋转,以带动两个天窗运动件沿导轨滑回各自对应的收纳舱中。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和传动系统还包括电机;第一丝杠轴和第二丝杠轴串联且丝杠螺纹旋向相反;第一丝杠轴由电机驱动,第二丝杠轴由第一丝杠轴带动;
或者,第一丝杠轴和第二丝杠轴由两个电机独立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