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柔印胶印于一体的生产烟用商标纸的UV胶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9453.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辛刚;尹检君;孙代东;韩理权;袁海南;王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嘉泽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00 | 分类号: | B41M1/00;C09D11/101;B41M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知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0 | 代理人: | 张晓琳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柔印 胶印 一体 生产 商标 uv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集柔印胶印于一体的生产烟用商标纸的UV胶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柔印版的制作步骤;S2、柔印油墨调配的步骤;S3、采用柔印方式把柔印油墨印刷在柔印版的表面形成底色层;S4、采用胶印方式在底色层上进行图文UV印刷。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本发明的柔印连线胶印色组生产烟用商标纸的UV胶印新工艺得到的烟用商标纸,浅底色颜色稳定、层次分明,能够彰显高档卷烟之魅力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柔印胶印于一体的生产烟用商标纸的UV胶印工艺,涉及烟用商标纸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印刷包装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社会需求量大,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尤其是烟包印刷,可谓是印刷行业中先进技术最突出的体现。如何深层次提升工艺,让产品效果更加绚丽夺目,吸引消费者眼球,是印刷界同行们值得探讨的话题。
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结构性调整的深入开展,我国中高端卷烟产品比重呈增长态势,而中高端烟用商标纸在环保技术、防伪技术、外观设计、一致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烟用商标纸产品大部分采用胶印工艺生产,大家都知道胶印是通过橡皮布滚筒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上的一种印刷方式,其特点是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进行印刷,水墨平衡是保证胶印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实际生产中,胶印的水墨平衡难以控制,尤其是对于浅色油墨印刷生产,水墨平衡控制有波动,很容易造成印品的颜色稳定性波动较大,以及同一印张上的阴阳色问题。
现有的烟用商标纸胶印工艺对浅色大面积实地印刷易产生色差,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比较高,且生产过程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同批内色差,对产品质量影响挺大。因此,改善烟用商标纸胶印浅色大面积实地印刷色差对提升烟用商标纸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柔印胶印于一体的UV胶印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柔印胶印于一体的商标纸UV胶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柔印版的制作步骤;
S2、柔印油墨调配的步骤;
S3、采用柔印方式把柔印油墨印刷在柔印版的表面形成底色层;
S4、采用胶印方式在底色层上进行图文UV印刷。
所述的步骤S1具体为:
(1-1)、用树脂作为柔印版,所述的树脂为表面肖氏硬度值为60度的树脂;
(1-2)、用雕刻机制备柔印版,雕刻后该柔印版的厚度为2.05mm;柔印版网线线数为175L/cm---205L/cm;
所述的步骤S2具体为: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主体树脂30-40 份,活性稀释剂20-30份,色料20-35份,光引发剂5-10份和助剂1-3 份,并将上述各组分进行充分混合;其中,所述的主体树脂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该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2000,所述的活性稀释剂由二甲基丙酯二丙烯酸酯、三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按照比例配比而成;其中,二甲基丙酯二丙烯酸酯 45%,三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30%,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5%;所述的光引发剂由环己基苯基甲酮、丙酮、异丙基硫杂蒽酮、二苯基氧化瞵和丁酮组成;其中,环己基苯基甲酮35%,丙酮10%,异丙基硫杂蒽酮20%,二苯基氧化瞵25%和丁酮10%。
在所述的步骤S3中,采用的网纹辊的线数为100L/cm;网纹辊的载墨量为10.0M3/M2;UV灯干燥功率设置为680-1200mj/cm2。
在所述的步骤S4中,UV灯干燥功率设置为200-3600mj/cm2。
在所述的步骤S2中,柔印油墨的粘度控制在25″-45″,其中,量杯为ASTM标准4#杯,测量环境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泽包装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泽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