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加氢控制方法、系统、整车控制器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9615.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9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姜有越;李想;李剑铮;周飞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30 | 分类号: | B60L58/30;H01M8/04082;H01M8/04089;H01M8/04298;H01M8/0438;H01M8/0474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加氢 控制 方法 系统 整车 控制器 燃料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加氢控制方法、系统、整车控制器和燃料电池汽车。该方法包括:获取氢系统状态数据,根据所述氢系统状态数据,判断氢系统是否处于被加注状态;若所述氢系统处于被加注状态,则获取整车上电状态数据;根据所述整车上电状态数据,控制目标执行部件进行前置安全操作,在前置安全操作结束后,进入加氢工作模式。本发明可以保障加氢控制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加氢控制方法、系统、整车控制器和燃料电池汽车。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具有续驶里程长、环保和燃料加注速度快等优势,被许多企业视为重要技术路线。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加注过程类似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加油过程,需在短时间内将汽车上的储氢瓶加满,即在短时间内,将氢气从加氢站的储氢容器通过加压方式转移到汽车的储氢瓶上,在此过程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加氢安全是保证燃料电池汽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的氢系统有两种公称压力等级:70MPa和35MPa,为保障加氢过程的安全,国内70MPa的氢系统通常都配有红外通讯装置,加氢时,汽车与加氢站通过红外信号进行信息交互,将氢系统的压力、温度和是否允许加氢等信息传递给加氢站,加氢站的控制系统据此信息判断对应的加注控制。35MPa的氢系统一般不配置红外通讯装置,加氢过程属于“盲加”,即:加氢站与燃料电池汽车无通讯,加氢站的控制系统无法获知车辆处于何种状态,仅能通过站端的控制策略间接获取部分信息,以判断是否具备条件接受加氢控制操作。
另外,如果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仅有一方的设备上配有红外通讯装置,也属于上述“盲加”的形式。此外,在车辆加氢过程中出现异常操作,执行无通讯加氢时,车辆处于上高压状态等高风险情况,无法被加氢站的控制系统获知,若此时氢气泄漏,上高压的电气件工作时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爆氢气,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氢气加注时,氢系统处于供氢状态,还可能导致其零部件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加氢控制方法、系统、整车控制器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加强无通讯加氢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加氢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氢系统状态数据,根据所述氢系统状态数据,判断氢系统是否处于被加注状态;
若所述氢系统处于被加注状态,则获取整车上电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整车上电状态数据,控制目标执行部件进行前置安全操作,在前置安全操作结束后,进入加氢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获取氢系统状态数据,根据所述氢系统状态数据,判断氢系统是否处于被加注状态,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氢瓶剩余容量和上一时刻的氢瓶剩余容量;
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氢瓶剩余容量和上一时刻的氢瓶剩余容量,计算当前时刻的容量变化速率;
若所述容量变化速率大于容量变化阈值时,则认定氢系统处于被加注状态。
优选地,所述获取氢系统状态数据,根据所述氢系统状态数据,判断氢系统是否处于被加注状态,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氢瓶剩余容量、氢瓶压力和上一时刻的氢瓶剩余容量和氢瓶压力;
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氢瓶剩余容量和上一时刻的氢瓶剩余容量,计算当前时刻的容量变化速率;
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氢瓶压力和上一时刻的氢瓶压力,计算当前时刻的压力变化速率;
若所述容量变化速率大于容量变化阈值且所述压力变化速率大于压力变化阈值,则认定氢系统处于被加注状态。
优选地,所述整车上电状态数据包括燃料电池系统的当前工作状态;所述根据所述整车上电状态数据,控制目标执行部件进行前置安全操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