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9675.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彭春雪;杨玲;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红松 胚性愈伤 组织 诱导 方法 | ||
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涉及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低的问题。方法:将红松球果经预处理后在4~6℃的温度条件下培养28~35d,得到培养后的红松球果;将培养后的红松球果进行处理,得到灭菌后的雌配子体,然后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在21~25℃的温度条件下暗培养30~60d,得到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将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与基础培养基混合,震荡离心,再过滤,得到分散的胚性细胞团;将分散的胚性细胞团置于成熟培养基上暗培养40~60d,得到体胚。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松作为东北地区特有树种,不仅有生态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近些年,因不合理的采伐导致天然红松林数量急剧下降,所以急需开发一种能够高效培育良种的繁殖技术。目前,红松种子繁殖周期长、遗传变异大,扦插繁殖效率低,因此,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规模化良种快速繁殖技术,特别在针叶树上应用潜力更大。同时,体胚发生技术可以结合最优无性系个体之间的控制授粉制种以及种质的超低温保存和利用,并可以与基因组选择育种相结合,从而直接与良种选育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育种效率。但目前红松体胚发生体系还存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以及愈伤组织对外植体的生理状态要求高等问题(只有处于原胚期的外植体才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错过了适宜的生理时期就要等到下一年,因此对红松体胚发生体系的研究造成局限性和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红松球果经预处理后在4~6℃的温度条件下培养28~35d,得到培养后的红松球果;将培养后的红松球果清洗后剥去果鳞,然后进行消毒和冲洗处理,再剥去种皮,继续进行消毒和冲洗处理,得到灭菌后的雌配子体;将灭菌后的雌配子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在21~25℃的温度条件下暗培养30~60d,得到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
二、将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与基础培养基混合,震荡离心,再过滤,得到分散的胚性细胞团,所述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质量与基础培养基的体积的比为250~750mg:25mL,所述基础培养基的PH为5.8,由mLV和0.2mol·L-1蔗糖组成;将分散的胚性细胞团置于成熟培养基上暗培养40~60d,得到体胚,所述成熟培养基的PH为5.8,由mLV、0.2mol·L-1蔗糖、80umol·L-1ABA和12g·L-1结冷胶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以红松未成熟球果为材料,将其在低温条件(4℃)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转移至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低温培养的目的主要是低温处理作为信息传递的作用形成一种逆境,迫使红松球果细胞改变其正常发育的方向,从而转向脱分化的发育,从而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同时发现,红松球果在4℃的低温条件下培养28d后,其可以获得最大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原因是培养28d后才能够充分引起未成熟种子的逆境反应,从而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供试的5个家系中诱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8号家系的诱导率高达62.73%。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提高红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