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座椅的安全保护系统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9915.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B60R21/0136;B60R21/2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安全 保护 方法 系统 汽车 | ||
1.一种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车辆发生碰撞的程度及座椅的乘坐状态来确定是否需要触发座椅靠背转动功能,若是,则所述座椅靠背转动功能被触发;
S2、所述座椅靠背克服阻尼力向车辆行驶的方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根据车辆碰撞程度判断是否满足气囊控制单元点爆的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12;
S12、判断座椅是否处于半躺或者是平躺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13;
S13、触发所述座椅靠背转动功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之后还包括:
根据点爆策略触发安全带预紧及头套气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之后还包括:
根据点爆策略触发正面安全气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座椅靠背中设置有切换装置,当所述座椅靠背的转动功能被触发,所述切换装置被解锁,所述切换装置可推动所述座椅靠背向前转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座椅靠背转动的动力来自于碰撞时座椅靠背及人体的惯性,和/或,安全带的拉力。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之后还有以下步骤:
S3、根据座椅靠背旋转的角度判断所述座椅靠背是否转动至极限位置,若是,则进入步骤S4;
S4、所述座椅靠背停止转动。
8.一种座椅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护系统包括:
座椅靠背;
座椅坐盆,所述座椅靠背可相对于所述座椅坐盆转动;
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的至少有一个固定点连接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连接,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座椅坐盆固定;所述切换装置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
当车辆未发生碰撞或者碰撞程度不需要触发所述座椅靠背的转动功能时,所述切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
当车辆发生的碰撞程度需要触发座椅靠背的转动功能时,所述切换装置被切换至解锁状态,所述座椅靠背能相对所述座椅坐盆向车辆行驶的方向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装置被切换至解锁状态时,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切换装置相对固定,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切换装置同时相对所述座椅坐盆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座椅坐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切换装置上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座椅坐盆连接以限制所述切换装置绕着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座椅坐盆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转轴和切换本体,所述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处;
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座椅坐盆,所述切换本体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
或者,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切换本体,所述座椅坐盆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座椅坐盆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9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线路编译方法、装置、编译框架及量子操作系统
- 下一篇:分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