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连续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813.9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赖远鸿;张风森;王如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56 | 分类号: | C07D277/5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5002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反应 装置 连续生产 非布司 方法 | ||
1.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溴代异丁烷溶于甲醇中,得到均相溶液A;
(2)将化合物I溶于甲醇/水溶液中,再加入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得到均相溶液B;
(3)将氨水和碘溶于甲醇/水溶液中,得到均相溶液C;
(4)将步骤(1)制得的均相溶液A和步骤(2)制得的均相溶液B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第一微混合器,混合后通入第一微反应器;
(5)将步骤(3)制得的均相溶液C和第一微反应器流出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第二微混合器,混合后通入第二微反应器;
(6)收集第二微反应器的流出液,用稀盐酸调至酸性得非布司他粗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均相溶液A中,溴代异丁烷的浓度为0.25~0.7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均相溶液B中,水与甲醇的比例为1:1~4,化合物I的浓度为0.11~0.48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均相溶液C中,碘的浓度为0.34~0.68g/mL,氨水的浓度为0.08g/mL~0.45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溴代异丁烷的反应摩尔比为1:1~2.0;化合物I:氢氧化钾的反应摩尔比为1:2.0~5.0;化合物I:碘的反应摩尔比为1:1.5~3.0;碘:氨水的反应摩尔比为1: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均相溶液A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第一微混合器的流速为0.1~0.25mL/min;均相溶液B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第一微混合器的流速为0.1~1.0mL/min;且第一微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0~60℃,反应停留时间为2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均相溶液C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第二微混合器的流速为0.09~0.38mL/min;且第二微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0~60℃,反应停留时间为20~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通道反应装置包括第一进料泵、第二进料泵、第三进料泵、第一微混合器、第二微混合器,第一微反应器、第二微反应器和接收器;其中,第一进料泵和第二进料泵通过管道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到第一微混合器上,第一微混合器与第一微反应器串联,第一微反应器出料口与第三进料泵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到第二微混合器上,第二微混合器依次与第二微反应器、接收器串联,所述的连接为通过管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混合器为Y型混合器,所述的第二微混合器为T型混合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生产非布司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内径为0.5~1mm;所述的第一微反应器体积为5~20mL,所述的第二微反应器体积为5~2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西新药创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西新药创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8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