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内高性能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485.4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泰;王宏安;傅忠尧;张士华;初新杰;崔希君;任红伟;尹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101/30;F16L101/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6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性能 驱动 装置 | ||
1.一种管道内高性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1)、连臂(2)和调整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1)以调整机构(3)为中心周向均匀布置,所述驱动机构(1)至少为3个,所述每个驱动机构(1)的两端通过连臂(2)与所述调整机构(3)的两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高性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
导轮(1A)、导轮轴(1B)、导轮盖(1C)、驱动系统(1D)、负重轮(1E)、负重轮撑臂(1F)、驱动箱体(1G)、固轴盖(1H)、锥轮系(1I)、驱动轴(1J)、驱动封体(1K)、驱动轮(1L)和履带(1M)组成;
所述驱动箱体(1G)空腔内布置驱动系统(1D),前端设置导轮盖(1C),后端设置固轴盖(1H)和驱动封体(1K),相对于调整机构3的外侧设置负重轮撑臂(1F),驱动箱体(1G)、导轮盖(1C)、固轴盖(1H)、驱动封体(1K)间组成的内部空腔均为密封腔体;
所述导轮盖(1C)的前端设置与导轮轴(1B)相配合的孔,导轮轴(1B)的两侧、自最外面开始依次对称安装连臂(2)、导轮(1A)、导轮盖(1C);锥轮系(1I)安装在固轴盖(1H)与驱动封体(1K)组成的密封腔体内,驱动轴(1J)安装在驱动封体(1K)上并伸出到驱动封体(1K)的外侧,在驱动封体(1K)两侧依次对称安装有驱动轮(1L)、连臂(2);
所述负重轮撑臂(1F)上安装有负重轮(1E);履带(1M)缠绕形安装在导轮(1A)、负重轮(1E)、驱动轮(1L)上,为闭环结构,履带(1M)外侧为弧形并与管道(4)的内壁弧形吻合,内侧的两边对称设置齿形结构并与导轮(1A)、驱动轮(1L)的齿配合,内侧中部为平面结构并与负重轮(1E)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内高性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3)包括:
前调整器(3A)、前箱体(3B)、前连器(3C)、前固体(3D)、前丝杠(3E)、前端盖(3F)、前螺母(3G)、前簧定筒(3H)、前簧固盖(3I)、前弹簧(3J)、前簧滑筒(3K)、前耳环(3L)、后耳环(3M)、后簧滑筒(3N)、后弹簧(3O)、后簧固盖(3P)、后簧定筒(3Q)、后螺母(3R)、后端盖(3S)、后丝杠(3T)、后固体(3U)、后箱体(3V)、后连器(3W)和后调整器(3X)组成;
所述前箱体(3B)、前连器(3C)、前固体(3D)、后箱体(3V)、后连器(3W)和后固体(3U)相互配合组成密封腔体,腔体内前端布置前调整器(3A)、后端布置后调整器(3X);前固体(3D)后端面与前箱体(3B)配合,前端面固定前端盖(3F),内设阶梯孔分别布置有前丝杠(3E)、前连器(3C),外圆面上设置前簧定筒(3H),在前固体(3D)上、前丝杠(3E)与前簧定筒(3H)间开有与前螺母(3G)相配合的沟槽;
所述前螺母(3G)与前簧定筒(3H)固定并与前丝杠(3E)配合;前簧定筒(3H)内腔与前固体(3D)配合,外圆面为阶梯状,大圆柱面布置在后端,小圆柱面上依次设置前簧滑筒(3K)、前弹簧(3J)、前簧固盖(3I);前簧滑筒(3H)内设阶梯孔,小孔与前固体(3D)配合,大孔分别与前簧固盖(3I)、前弹簧(3J)配合,外圆面前端设置与连臂(2)相配合的前耳环(3L);
所述前连器(3C)前端与前丝杠(3E)配合,后端与前调整器(3A)配合;后固体(3U)前端面与后箱体(3V)配合,后端面固定后端盖(3S),内设阶梯孔分别布置有后丝杠(3T)、后连器(3W),外圆面上设置后簧定筒(3Q),在后固体(3U)上、后丝杠(3T)与后簧定筒(3Q)间开有与后螺母(3R)相配合的沟槽;
所述后螺母(3R)与后簧定筒(3Q)固定并与后丝杠(3T)配合;后簧定筒(3Q)内腔与后固体(3U)配合,外圆面为阶梯状,大圆柱面布置在前端,小圆柱面上依次设置后簧滑筒(3N)、后弹簧(3O)、后簧固盖(3P);
所述后簧滑筒(3N)内设阶梯孔,小孔与后固体(3U)配合,大孔分别与后簧固盖(3P)、后弹簧(3O)配合,外圆面后端设置与连臂(2)相配合的后耳环(3M);
所述后连器(3W)后端与后丝杠(3T)配合,前端与后调整器(3X)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4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北斗指挥控制系统
- 下一篇: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