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屏用纳米防眩光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247.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南;张火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华南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深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83 | 代理人: | 高真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纳米 眩光 玻璃 | ||
1.一种显示屏用纳米防眩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底和防眩光涂层;
其中防眩光涂层料液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聚四氢呋喃二醇和二羟甲基丙酸加入三口烧瓶中,于40℃下搅拌10min后,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于60℃条件下,搅拌反应1h,升温至80℃,加入纳米微球,搅拌2h后,降温至50℃,加入三乙胺和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继续搅拌反应1h,得聚氨酯预聚体;
步骤S2、将聚氨酯预聚体和蒸馏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0min后,向反应釜中加入乙二胺基乙基磺酸钠和水合肼,转速不变搅拌10min后转移至乳化机中,乳化15-30min后,得到防眩光涂层料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屏用纳米防眩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氯代十六烷和1-乙烯基咪唑加入单口烧瓶中,控制反应温度40℃,搅拌反应72h,反应结束后,向单口烧瓶中加入乙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1:1混合均匀的溶剂a,转速30-60r/min条件下,搅拌1min后静置2h,过滤,滤液用溶剂a继续沉淀一次,过滤,合并滤饼,于25-30℃真空烘箱中干燥24h,得到中间体1;
步骤A2、将中间体1和去离子水加入单口烧瓶中,搅拌5min后,向单口烧瓶中滴加质量分数5%的氟化银溶液,滴加结束后,搅拌反应2h后,离心30min,取上清液,于-45℃冷冻干燥至恒重,得到中间体2;
步骤A3、将苯乙烯、丙烯酸和去离子水加入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1h后,控制水浴温度70℃,继续搅拌60min后,向四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1%的过硫酸铵溶液,保持温度不变,搅拌反应10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然后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调节体系固含量为5%,得到模板剂溶液b;
步骤A4、将模板剂溶液b和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烧瓶中,超声分散10min后,控制温度60℃,向三口烧瓶中滴加浓度0.05mol/L的硝酸铈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反应2h后,用注射泵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25%的氨水溶液,搅拌反应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10min后,沉淀洗涤、干燥,最后于500℃的马弗炉中煅烧2h,得到中间体3;
步骤A5、将中间体2、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加入烧杯中,超声分散15-20min,向烧杯中加入中间体3,搅拌6-8h,过滤,滤饼干燥至恒重,得到中间体4;
步骤A6、将中间体4、去离子和六偏磷酸钠加入烧杯中,超声处理10min后,滴加盐酸溶液调整pH值为6,加入偶联剂KH-570,频率不变超声反应2h后,向烧杯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控制反应温度75℃,加入过硫酸铵,搅拌10min后,向烧杯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滴加结束后,保温反应30min,再用质量分数25%的氨水调节pH值在7-8,冷却至室温,减压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饼3-4次,最后于50℃真空干燥机上处理24h后,研磨后即得纳米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显示屏用纳米防眩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氯代十六烷、1-乙烯基咪唑和溶剂a的用量比为10.25g:4.7g:20mL;步骤A2中中间体1、去离子水和氟化银溶液的用量比为1.5g:10mL:12-15mL;步骤A3中苯乙烯、丙烯酸、去离子水和过硫酸铵溶液的用量比为9g:1g:140-160mL:10mL。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显示屏用纳米防眩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步骤A4中模板剂溶液b、去离子水、硝酸铈溶液和氨水溶液的用量比为2g:25mL:20mL:15-20mL;步骤A5中中间体2、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中间体3的用量比为1-3g:10mL:10mL:1g;步骤A6中中间体4、去离子、六偏磷酸钠、偶联剂KH-570的用量比为1g:30-50mL:0.05g:0.03g,中间体4、十二烷基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过硫酸铵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比为1g:0.05g:0.05g:0.15g:3-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华南,未经朱华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2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