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滤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578.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张庆磊;于亚飞;杨学轩;朱中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08 | 分类号: | B01D69/08;B01D6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宋南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纳滤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空滤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中空滤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预组装的滤芯内的中空纤维膜进行界面聚合处理;所述预组装的滤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腔室;所述中空纤维膜主要由编织后的中空纤维丝经卷制和浇注而成;所述界面聚合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膜丝内部通油相,所述腔室通水相,所述油相和所述水相的流向相反。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滤芯相比传统家用卷式滤芯,自支撑,省导布,做更高装填面积、更高产水量,既可保证滤芯的渗透分离性能,又可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滤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空滤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初,膜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目前在水处理和净水产业生产过程中的需求日益迫切。纳滤膜是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以其操作压力低、高水通量、高截留率,同时保留对身体有益的小分子有机物和低价无机盐等优势,被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多种领域。
复合膜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纳滤分离膜,结构分为下层的多孔支撑层和上层超薄的选择性皮层。一般认为,下层的支撑层为复合膜提供了机械强度,而上层的选择性皮层则决定了复合膜的分离性能。目前复合纳滤膜大多是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的,传统纳滤膜片一般由聚酯无纺布、聚砜超滤支持层及聚酰胺脱盐层组成。
现有家用中空纳滤芯未见有成熟产品,即便工业用中空纳滤芯多采用预先制备的复合中空纳滤膜丝(复合层在外),再浇注成型,对浇注工艺要求极高,浇注成型过程中膜丝之间以及胶水与膜丝的磨损均会引起功能层损伤,致使滤芯成品率低,截留性能难以有保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滤芯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浇注工艺要求极高,浇注成型过程中膜丝之间以及胶水与膜丝的磨损均会引起功能层损伤,致使滤芯成品率低,截留性能难以有保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保证滤芯的渗透分离性能,又可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滤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预组装的滤芯内的中空纤维膜进行界面聚合处理;
所述预组装的滤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腔室;所述中空纤维膜主要由编织后的中空纤维丝经卷制和浇注而成;
所述界面聚合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膜丝内部通油相,所述腔室通水相,所述油相和所述水相的流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产水口。
优选地,所述编织后的中空纤维丝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为中空纤维丝,所述纬线为编织绳;
优选地,相邻的两根所述编织绳的间距为1~5cm,所述编织绳的直径为20~100μm;
优选地,所述编织的速度为2~20m/min,编织过程的温度为20~40℃,湿度为20%~60%。
优选地,所述油相的单体包括均苯三甲酰氯;
优选地,所述油相的溶剂包括正乙烷;
优选地,所述油相中的单体的质量含量为0.2%~2%。
优选地,所述水相中的单体包括哌嗪、间苯二胺和聚乙烯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水相中的单体的质量含量为0.5%~5%;
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水相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相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三维虚拟形象的生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