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9475.X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廖新佳;周子涵;章瑞;陈盈智;颜伏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5/41 | 分类号: | E05F15/41;G06N2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玻璃 升降 器防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环境温度变化、零件老化、颠簸路面、电压波动等多种工况具有较强适应性,可靠性能够达到主机厂要求的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方法。包括通过采取移动窗口数据处理,考虑当前点前2L个点数据对防夹力的影响(2L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满足实时性的基础上,可以分析更多的历史数据,防止出现误防夹;对移动窗口数据采用高斯滤波,去除干扰数据;设定多个可以影响防夹力大小的防夹条件,通过调节多个防夹条件的阈值,可以满足防夹算法对不同工况变化的适应性。本发明能够避免出现误防夹,可以满足法规或主机厂对防夹力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汽车内传统的零部件及总成也在向机电一体化发展。随着电动车窗的普及,在满足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车窗玻璃在升降过程中容易造成对乘员尤其是儿童的伤害。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开发具有防夹功能的电动玻璃升降器是非常有必要的。车窗玻璃防夹技术是指在车窗玻璃自动升降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防夹功能,即车窗玻璃在上升过程中,如果检测到障碍物,则将信号传给处理器,进而执行防夹程序,使车窗玻璃停止或转为自动下降模式。防夹功能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无机械接触式防夹和接触式防夹。无机械接触式防夹实际上是一套光学控制系统,监测有无异物在电动车窗移动范围内,从而控制玻璃移动,无需异物接触到玻璃,但是这种检测方法的装置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一般普通乘用车都不会采用。接触式防夹指当有异物放在上升的玻璃上,接触所产生的阻力传递给玻璃升降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自动启用车窗防夹功能,但是接触式防夹在复杂工况下易出现误防夹,环境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方法,能够保证电动玻璃升降器在一些较为复杂的环境下,依旧能够有较为良好的防夹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方法,包括:
(1)分别将当前脉宽值和自学习过程获得的相同位置的脉宽值依据电机特性转换为玻璃升降器所受的力,并求出所得的两个力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得到力差值;
(2)使用第一移动窗口对m个脉冲的力差值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第二移动窗口,第二移动窗口的大小为2L;
(3)第一级防夹条件:只有当前点的forward大于backward,才能进入下一级的防夹判断,若当前点的forward小于或等于backward,则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到达第一预设计数判断阈值时,则对相关变量进行初始化,同时退出防夹判断,其中,forward的值等于滤波后的第二移动窗口中,从当前位置到L个脉冲数的L个滤波后的数据之和,backward为第二移动窗口从最开始到L个脉冲数的L个滤波后的数据之和;
(4)第二级防夹条件:只有当前点的step大于预设step判断阈值,才能进入下一级的防夹判断,若当前点的step小于或等于预设step判断阈值且step已经达到过预设step判断阈值,则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到达第二预设计数判断阈值时,则对相关变量进行初始化,同时退出防夹判断,其中,step的值等于步骤(3)中的forward与backward之差;
(5)第三级防夹条件:在当前点的step大于预设step判断阈值时,开始进行第三级防夹条件判断:在第二级防夹条件第一次满足时,记此时的脉冲数为pulsenum_start,同时将此脉冲数下的第二移动窗口中的从最开始到L个脉冲数的L个滤波后的数据之和记为base;sum的值等于滤波后的第二移动窗口中从当前位置到L个脉冲数的L个滤波后的数据之和与base之差;若sum小于或等于预设sum判断阈值,则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到达第三预设计数判断阈值时,则对相关变量进行初始化,同时退出防夹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9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