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及状态判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0455.4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野直;室田洋辅;须藤良介;铃木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G01R31/378;G01R31/3842;G01R31/396;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状态 判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其对串联连接多个单体电池而构成的电池模块的状态进行判断,所述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包括:
放电工序,在表示被判断为良品的所述电池模块的平均充电率与电池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中,使所述电池模块放电至满足下述条件的判断充电率范围:所述电池电压相对于所述平均充电率的变化斜率,大于电池电压相对于平均充电率被估计为45%~55%范围内的所述平均充电率的斜率的平均充电率、并且所述平均充电率不为0%;
缓和速度计算工序,针对所述放电工序结束后的所述电池模块,计算将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极设为开路状态时的所述电池电压的上升速度即缓和速度;以及
判断工序,在所述缓和速度计算工序中测量出的所述缓和速度小于预先设定的判断阈值时,判断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中的某一个存在不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其中,
在所述缓和速度计算工序中,基于所述缓和速度,在将所述缓和速度的测量时间的平方根分之一作为横轴、将所述测量时间中的电池电压作为纵轴的曲线图中,计算在所述测量时间中预先确定的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所述电池电压的斜率即缓和速度常数,
在所述判断工序中,使用所述缓和速度常数进行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好坏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被设定在,从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放电处理后到所述放电处理后产生的极化缓和现象收敛为止的时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其中,所述放电工序在被判断为良品的所述电池模块的平均充电率为1%~3%之间的状态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其中,
所述放电工序具有:
第一放电工序,以预先确定的急速放电电流量使所述电池模块放电至比所述判断充电率范围更高的平均充电率;
电压缓和工程,在所述第一放电工序停止后停止对所述电池模块的放电,并缓和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电池电压;以及
第二放电工序,在所述电压缓和工序后,以比所述急速放电电流量小的放电电流量使所述电池模块放电至所述判断充电率范围。
6.一种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其对串联连接多个单体电池而构成的电池组的状态进行判断,所述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包括:
放电工序,在所述电池模块的平均充电率为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剩余容量偏差在良品范围内的所述电池模块中,使所述电池模块放电至,放电停止后的电池电压的缓和现象中的预先设定的判断期间内的电池电压的恢复速度即缓和速度、变为预先设定的缓和速度阈值以上的判断充电率范围;
缓和速度计算工序,针对所述放电工序结束后的所述电池模块,使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极成为开路状态来测量所述缓和速度;以及
判断工序,在所述缓和速度计算工序中测量出的所述缓和速度小于预先设定的判断阈值时,判断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中的某一个存在不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期间被设定在,从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放电处理后到所述放电处理后产生的极化缓和现象收敛为止的时间之间。
8.一种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装置,其对串联连接多个单体电池而构成的电池模块的状态进行判断,所述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装置包括:
放电控制部,其在表示被判断为良品的所述电池模块的平均充电率与电池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中,使所述电池模块放电至成为下述条件的判断充电率范围:所述电池电压相对于所述平均充电率的变化的斜率,大于电池电压相对于平均充电率被估计为45%~55%范围内的所述平均充电率的斜率的平均充电率、并且所述平均充电率不为0%的平均充电率;
缓和速度计算部,针对所述放电控制部放电结束后的所述电池模块,计算将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极设为开路状态时的所述电池电压的上升速度即缓和速度;以及
判断部,在所述缓和速度计算部中测量出的所述缓和速度小于预先设定的判断阈值时,判断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中的某一个存在不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未经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4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