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及状态判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0455.4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野直;室田洋辅;须藤良介;铃木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G01R31/378;G01R31/3842;G01R31/396;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状态 判断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及状态判断装置。在现有的状态判断方法中,存在电池模块的剩余容量差判断的判断精度不够的问题。本发明的状态判断方法包括:放电工序(S2),使电池模块放电至满足下述条件的判断充电率范围:电池电压相对于平均充电率的变化斜率,大于电池电压相对于平均充电率被估计为45%~55%范围内的平均充电率的斜率的平均充电率、并且平均充电率不为0%的平均充电率;缓和速度计算工序(S3),针对放电工序结束后的电池模块,计算将电池模块的电极设为开路状态时的所述电池电压的上升速度即缓和速度;以及判断工序(S4),在缓和速度计算工序中测量出的缓和速度小于预先设定的判断阈值时,判断为多个单体电池中的某一个存在不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4月30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20-079980、发明名称为“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及状态判断装置”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及状态判断装置,所述电池组包括例如连接了多个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在将串联连接有多个二次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进一步层叠串联连接的车辆用电池组中,由于温度偏差,会在组内或模块内的单元间产生正极容量的偏差。当产生这样的电池间偏差时,在行驶中一部分电池过放电,导致模块输出的电池电压降低。产生这种缺陷的电池组虽然会从市场上被回收,但是这种电池组只是一部分单元存在缺陷,且其大部分可以再利用。特开2018-156759号公报中,就提出了一种从发生过单元间偏差的电池组中筛选发生过缺陷的电池模块的方法。
特开2018-156759号公报所记载的二次电池的劣化判断装置,判断多个单体电池串联连接而构成的电池模块的状态。特开2018-156759号公报的劣化判断装置包括:放电电路,其使电池模块放电至预定容量;缓和速度计算部,其针对具有预定容量的电池模块,在使端子间开路后,取得端子间的电压上升的速度即缓和速度;以及判断部,其从所取得的缓和速度中确定与扩散电阻部分对应的缓和速度,并基于该确定出的缓和速度小于预先设定的判断用阈值的情况,判断为,作为电池模块的劣化状态而在多个单体电池之间剩余容量产生了偏差。
发明内容
在特开2018-156759号公报所记载的劣化判断装置中,使电池模块放电至预定电池容量,基于放电后的电池的缓和速度来判断多个单体电池间的剩余容量是否产生了偏差。但是,电池具有因放电条件的不同而在缓和速度上产生不同的特征,在特开2018-156759号公报中,并没有阐明放电条件。由于这种放电条件的不同,在特开2018-156759号公报所记载的劣化判断装置中,存在将被判断为良品的单元间的剩余容量偏差的电池模块、判断为不良品的误判产生范围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以串联连接多个二次电池的方式构成的电池模块的剩余容量差异判断的判断精度。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的一个方面,为一种对串联连接多个单体电池而构成的电池模块的状态进行判断的二次电池的状态判断方法,其包括:放电工序,在表示被判断为良品的所述电池模块的平均充电率与电池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中,使所述电池模块放电至满足下述条件的判断充电率范围:所述电池电压相对于所述平均充电率的变化的斜率,大于电池电压相对于平均充电率被估计为45%~55%范围内的所述平均充电率的斜率的平均充电率、并且所述平均充电率不为0%的平均充电率;缓和速度计算工序,其针对所述放电工序结束后的所述电池模块,计算将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极设为开路状态时的所述电池电压的上升速度即缓和速度;以及判断工序,在所述缓和速度计算工序中测量出的所述缓和速度小于预先设定的判断阈值时,判断为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中的某一个存在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未经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