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1113.4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臧怀泉;向佳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刘宏博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制动 能量 回馈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包括再生制动控制装置,所述再生制动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有信号采集装置,所述信号采集装置通讯连接有油门踏板感应器和刹车踏板感应器,所述再生制动控制装置通讯连接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电性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连接有驱动轴,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电性连接有蓄电池组,所述发电机套接于驱动轴,所述发电机包括电机、齿轮、调节盘、外壳、定子块、转子块和限位孔。该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通过调节盘转动带动转子块在限位孔中滑动达到与驱动轴闭合或者分离的动作,回收效率高、回收反应快、控制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能量回收是现代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它们的重要特点。在一般内燃机汽车上,当车辆减速、制动时,车辆的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并向大气中释放。而在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上,这种被浪费掉的运动能量已可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转变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并进一步转化为驱动能量。
但是,现有的制动能量回收装置,仅在车辆产生制动的情况下对能量进行回收,而忽略了车辆在不进行加速的情况下,车辆也会自然减速,从而导致部分能量白白损失浪费,因此,亟需发明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具备回收效率高、回收反应快、控制简单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欧冠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回收效率高、回收反应快、控制简单方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包括再生制动控制装置,所述再生制动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有信号采集装置,所述信号采集装置通讯连接有油门踏板感应器和刹车踏板感应器,所述再生制动控制装置通讯连接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电性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连接有驱动轴,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电性连接有蓄电池组;
所述发电机套接于驱动轴,所述发电机包括电机、齿轮、调节盘、外壳、定子块、转子块和限位孔,所述电机设置于外壳一侧外壁,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设置有调节盘,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定子块,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转子块,所述转子块还包括定位杆、线圈和防滑齿,所述定位杆贯穿限位孔和调节盘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盘中部开设通孔套接于驱动轴,外边缘加工有齿与齿轮啮合,表面开设有圆弧形滑动孔,所述定位杆嵌入调节盘表面滑动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子块数量为若干复数个,且数量为转子块的复数倍,呈环形固定设置于外壳内壁。
优选的,所述线圈缠绕于转子块靠近定子块一侧上部,所述防滑齿开设于转子块靠近驱动轴一侧底部。
优选的,所述转子块数量为四个,呈圆弧状工字型,围绕驱动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转子块靠近定子块一侧圆弧与定子块远离外壳一侧圆弧匹配,所述转子块靠近驱动轴一侧圆弧与驱动轴外壁匹配。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位于外壳内部一端外壁开设齿槽,所述齿槽与防滑齿模数匹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开设于外壳两侧,所述定位杆通过定位杆滑动连接于限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再生制动控制装置通过信号采集装置获取油门踏板感应器或者刹车踏板感应器的信号,通过电池管理模块控制发电机一侧的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使得调节盘的转动带动转子块与驱动轴实现啮合夹紧,并且跟随驱动轴在环形设置的多个定子块中转动切割磁场进行发电,从而对蓄电池组进行电量补充,进而提高了回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形状建筑面虚线等距划线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电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