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变同步CVT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3584.9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卓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见 |
主分类号: | F16H37/02 | 分类号: | F16H37/02;F16H9/08;F16H41/04;F16H41/24;F16H41/30;F16H61/662;F16H61/02;F16H6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32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cvt | ||
本发明专利所提供的缓变同步CVT,包括:矢量缓冲器、带轮变矩装置以及缓变控制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采用了矢量缓冲、张力跟随以及精准变矩的控制策略,解决了钢带在特殊工况下超负荷运转的困扰;由于矢量缓冲器的缓冲容量实时可调,使车辆在各种工况速度区间都能够获得最佳的能效比;由于设置了张力伺服系统、抵近降温系统、全速域锁止系统、脉冲涡控系统以及齿轮传动装置,这更增加了车辆的稳定与安全性,从而有效地扩大了装载部件的容错度,为进一步降低成本留下了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变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液式CVT(无级自动变速器)发展仅有20多年,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带轮变矩装置由一根钢带连接着主动锥轮与从动锥轮承载着整个车辆的负载,而钢带的强度是有限的,特别是作用在锥轮上的液压夹紧力系统非常脆弱,其始终在动态的高压下工作,要保证钢带承受力在极限范围内就必须保证档位与负载的正确匹配;而传统CVT采用的是先估算再修正的变矩控制策略,很难预测突发工况的发生,且变矩系统的参照系多、换算复杂、存在延时性等产生的变矩误差较大,特别是在复杂的工况下,极易造成钢带超负荷运转而打滑;即便是平常路况,在急加速或急踩刹车时,只要惯性应力超过钢带的摩擦力就会导致刚带打滑、突然减速甚至动力中断,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而钢带打滑甚至只要发生一次就有可能使变速器报废,所以 CVT频繁出现超负荷运转是不可接受的,因此稳定精准的缓冲系统尤为重要;尤其是,在CVT的实际应用中缓冲器的变扭容量的会根据车速的增高而递减,而传统CVT技术采用的变矩缓冲器其缓冲容量是固定的,无法满足CVT变矩器在复杂工况下精准变矩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CVT技术缺陷,避免钢带因超负荷运转带来的困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矢量缓冲、张力跟随以及精准变矩的自适应CVT系统。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缓变同步CVT,其特征在于,包括:矢量缓冲器、带轮变矩机构以及缓变控制系统;其中矢量缓冲器与带轮变矩机构相连,且矢量缓冲器的缓冲容量可调;其中带轮变矩误差是通过矢量缓冲器进行自适应调整的;其中缓变控制系统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控制,钢带的张力同步自适应。
上述,其中矢量缓冲器为一种涡流矢量缓冲器,由涡流控制器与液力变矩器构成;其中涡流控制器包含:涡控基座、涡控挡板、脉冲涡调器、涡控导管以及传动机构;其中涡控基座设置在涡轮隔板与泵轮隔板内,涡流直通口设置在隔板与导轮之间,由两侧的挡板滑槽分成多个直通口,挡板滑槽内设置有可以上下移动的涡控挡板;其中涡控传动机构由涡控活塞、环形内齿、联动小齿轮、环形齿轨、传动平齿、涡控液缸以及复位弹簧组成;其中环形齿轨设置在涡控基座内,可转动的环形内齿设置在环形齿轨中,涡控活塞为中空结构,一端固定在涡控基座上与涡控导管相连,另一端插入涡控挡板内的涡控液缸内;复位弹簧套在涡控活塞外,其一端固定在涡控基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涡控挡板上;涡控挡板外侧设置有传动平齿,通过联动小齿轮与环形内齿相连;涡控导管一端与涡控调压器相连。
上述,其中涡流矢量缓冲器还包含一种脉冲涡调器,由涡调压力缸、涡调活塞、涡调连通管、涡调截止阀、涡调调压阀、步进电机、涡调传动机构组成;其中涡调压力缸的两端通过涡调连通管进行连通,涡调压力缸的一端与涡调调压阀连接,另一端与涡控导管连接;其中涡调连通管上设置有涡调截止阀,步进电机通过涡调传动机构与涡调活塞相连,涡调活塞设置在涡调压力缸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见,未经卓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