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304.1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利城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廖明亮 |
地址: | 40133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减震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四个筒体,相邻的两个筒体下部通过连接套活动连接在一起,连接套上设置有前轮轴孔,每个筒体的内腔插装有活动杆,每根活动杆顶部连接支撑座组件,每根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被限位;相邻的两个筒体下部能够径向活动。本发明提供的减震器: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灵活性佳,具有自适应筒体及其安装孔加工误差的能力,能够避免拧紧前轮轴后左右前减震器因卡死而失去减震舒适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文献CN303738089S公开了一种减震器(新款四簧),该减震器属于典型的四簧减震器,其包括四个铁筒,相邻的两个铁筒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上设置有前轮轴孔,每个铁筒的内腔插装有活动杆,每根活动杆顶部连接支撑座组件,每根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被限位,使用时,在外力作用下,铁筒下部轴向受压后上移并驱动弹簧收缩,撤销外力后,弹簧回弹并驱动铁筒复位。
然而,如前所述四簧减震器存在使用寿命短、舒适性差的问题,且采用带有这种四簧减震器的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易出现减震器左右发摆和单边跑偏的问题,并影响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减震器,至少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四簧减震器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四个筒体,相邻的两个筒体下部通过连接套活动连接在一起,连接套上设置有前轮轴孔,每个筒体的内腔(内孔)插装有活动杆,每根活动杆顶部连接支撑座组件,每根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被限位;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筒体下部能够径向活动。
为提高四簧减震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相邻的两个筒体的径向活动范围约为1mm。
为进一步提高四簧减震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每个筒体下部设置有带孔的支耳,相邻的两个筒体的两个支耳上的孔同轴布置,连接套同时穿设在两个支耳上的孔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套为活动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支耳上的孔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为更好地解决“带有这种四簧减震器的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易出现减震器左右发摆和单边跑偏的问题”,前轮轴孔设置在连接套中部,且前轮轴孔中心位于相邻的两个筒体的对称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采用符合强度要求的铝合金筒,铝合金筒内孔采用内排屑加工设备加工而成。
为进一步提高减震器的减震性能和道路适应能力,在筒体内还设置有阻尼器和/或液压缓冲组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减震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2)、灵活性佳,具有自适应筒体及其安装孔加工误差的能力,能够避免拧紧前轮轴后左右前减震器因卡死而失去减震舒适性;
(3)、舒适性和安全性好,行驶过程中特别是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好,重载驾驶稳定可靠,不存在减震器左右发摆和单边跑偏的问题;
(4)、解决了现有四簧减震器的减震性能差、压缩触底和复原异响、道路及载荷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大幅提升了摩托车的驾驶稳定性和防侧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摩托车减震器的主向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向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摩托车减震器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6是实施例中摩托车减震器的立体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利城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利城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