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滚筒刮毛方式对阿胶原料进行去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0172.8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方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B5/08 | 分类号: | A22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滚筒 方式 阿胶 原料 进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采用滚筒刮毛方式对阿胶原料进行去毛的方法,其步骤在于:S1:操作者将阿胶原料放置在进料区内并对阿胶原料施加推力,阿胶原料在推力的作用下进入输送装置;S2:夹持装置将阿胶原料夹紧;S3:输送装置将夹紧装置夹紧后的阿胶原料往去毛装置方向输送;S4:去毛装置对阿胶原料进行去毛处理;S5:输送装置、夹持装置共同完成卸料,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采用滚筒刮毛方式对阿胶原料进行去毛的方法解决了传统阿胶原料去毛方法所生产出的阿胶原料去毛不均匀的问题,除此之外,本发明在阿胶原料的去毛过程中,能够对阿胶原料进行压紧处理,排除了去毛过程中阿胶原料的褶皱对去毛效果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阿胶原料去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阿胶在中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年的生产历史,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根据很多古书的记载可知古代阿胶原料用牛皮、驴皮及其他多种动物皮类。到唐代,人们逐渐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物功效更佳,遂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
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采用滚筒刮毛方式对阿胶原料进行去毛的方法,解决了传统阿胶原料去毛方法所生产出的阿胶原料去毛不均匀的问题,除此之外,本发明在阿胶原料的去毛过程中,能够对阿胶原料进行压紧处理,排除了去毛过程中阿胶原料的褶皱对去毛效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滚筒刮毛方式对阿胶原料进行去毛的方法,解决了传统阿胶原料去毛方法所生产出的阿胶原料去毛不均匀的问题,除此之外,本发明在阿胶原料的去毛过程中,能够对阿胶原料进行压紧处理,排除了去毛过程中阿胶原料的褶皱对去毛效果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滚筒刮毛方式对阿胶原料进行去毛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输送阶段:
S1:操作者将阿胶原料放置在进料区内并对阿胶原料施加推力,阿胶原料在推力的作用下进入输送装置;
开启电机进出料电机,进出料电机通过第二动力传递件、第三动力传递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驱动进料下筒、出料下筒绕自身轴线转动,进料下筒与进料上筒牵引阿胶原料进入夹持装置;
S2:夹持装置将阿胶原料夹紧;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推动机构、夹持架,夹持机构用于夹紧阿胶原料,推动机构用于将去毛后的阿胶原料自由端推送至出料组件;
所述夹持架与转筒的内圆面固定连接,夹持机构和推动机构均安装于夹持架上;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件、夹持丝杆、夹持电机;
所述的夹持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转筒的轴向,且夹持电机固定安装于夹持架上;
所述的夹持丝杆的轴向平行于夹持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夹持丝杆活动安装于夹持架上并绕自身轴向转动,夹持丝杆沿转筒的轴向设置有两个;
所述的夹持件包括安装块与夹持板,夹持板安装于第一避让孔内且两者之间构成引导方向平行于夹持丝杆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
夹持板背离转筒轴芯线的端部设置有卡板,且卡板位于夹持板沿转筒转向的后方,卡板与转筒外圆面之间的区域为夹持区;
所述的安装块固定安装于夹持板上,安装块还通过丝母与夹持丝杆连接,夹持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牵引夹持件沿平行于夹持丝杆轴向的引导方向发生位移;
所述的夹持电机的输出端与两个夹持丝杆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动力传递件,且第四动力传递件用于接收夹持电机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两个夹持丝杆;
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为相互切换的夹持状态和松弛状态,当夹持机构位于夹持状态时,卡板做靠近转筒外圆面的运动并使阿胶原料被夹持在夹持区内,当夹持机构处于松弛状态时,卡板做远离转筒外圆面的运动并且夹持区松开对阿胶原料的夹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方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方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0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