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离合变速制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048.6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航;侯之超;支云峰;赵天罡;刘冉懿;冯时;朱翼民;董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3/70;F16H57/023;F16H57/08;F16H61/14;F16D4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变速 制动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制动辅助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机构、支撑机构和内、外离合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固接的凸台和传动轴;连接机构套设在传动轴上;行星齿轮机构包括沿传动轴设置的两个行星齿轮组件,各行星齿轮组件均分别包括固定套接于传动轴的行星架、位于行星架内侧且与传动轴转动连接的太阳轮、与太阳轮啮合的若干行星齿轮和与各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圈,两太阳轮固接,内侧行星架与外侧太阳轮固接,内侧齿圈通过制动器与支撑机构连接,动力由外侧齿圈输出;支撑机构位于行星齿轮机构内侧;内、外离合机构分别安装于连接机构的内侧与凸台之间和连接机构外侧与支撑机构之间。本发明可实现不同减速比的输出和辅助制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制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制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轮毂电机技术这一驱动方式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是汽车电动化的关键技术,但其在各项性能指标上尚存些许问题,例如:目前大部分轮毂电机电制动性能有限,维持制动系统运行耗能较大等。针对这些问题,现已有几种典型的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在轮毂内添加了齿轮组,再通过连接到车体上的操纵机构滑动齿轮进行换挡,原理和手动变速箱十分相似。虽然能够达到换挡的目的,但其机构复杂,重量大,不适合放在轮毂上。同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轮毂要受到很大的振动,该设计里复杂的齿轮配合降低了机构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同时为养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种方案就是根据形式情况,自动匹配动和转矩。目前,国内已有类似的动力切换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210226346.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机械化智能化自适应两档多凸轮自动变速驱动器,就是利用行驶阻力驱动凸轮,达到自动换挡和根据行驶阻力自适应匹配车速输出转矩的目的。通过多个凸轮结构的相互作用,实现动力输出的相应适配。不过在这种方案中,部分零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变速器体积较大,同时,由于采用了多个凸轮结构,稳定性不够理想,使用寿命也还有改进空间。
综上所述,目前的轮毂电机动力切换装置无法实现性能的良好适配,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离合变速制动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可以实现不同减速比输出和辅助制动功能的双离合变速制动辅助装置。
该双离合变速制动辅助装置是为了辅助如轮毂电机等动力源实现输出不同的减速比和辅助制动功能的需求。目前,轮毂电机大多缺少变速装置,无法实现变速功能以适应复杂工况,且存在制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离合变速制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共轴设置的传动机构、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机构、支撑机构、内离合机构和外离合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固接的凸台和传动轴;所述连接机构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之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沿所述传动轴设置的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与支撑机构之间的制动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传动轴远离凸台一端的第一行星架、位于所述第一行星架内侧且转动套接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啮合并与所述第一行星架之间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一行星齿轮、以及与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圈,由所述第一齿圈实现动力输出;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且与第一齿圈内侧固接的第二行星架、位于所述第二行星架内侧的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固接且转动套接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啮合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之间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二行星齿轮、以及与各第二行星齿轮相啮合且的第二齿圈;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内侧,与车辆的悬架、转向节、车梁或承载式车身的任意一者相连接;所述内离合机构安装于所述连接机构的内侧与所述凸台之间;所述外离合机构安装于所述连接机构的外侧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