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8217.6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鑫强;黄刚;曾泽良;胡志超;张健;陈宇楠;张秋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宣胜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02;G06Q20/32;G06Q20/38;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袁江琴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结算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包括用户端模块(1)、第三方支付平台(2)和银行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模块(1)与第三方支付平台(2)双向无线信号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2)与银行模块(3)双向无线信号连接,银行模块(3)与商户(4)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所述银行模块(3)与用户端模块(1)双向无线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端模块(1)包括,人脸采集模块(5)、语音采集模块(6)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7),所述人脸采集模块(5)、语音采集模块(6)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7)的输出端均与信息整合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整合模块(8)的输出端与信息发送模块(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发送模块(9)与第三方支付平台(2)双向无线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2)包括设置有信息接受模块(10),信息接受模块(10)的输入端与信息发送模块(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息接受模块(10)的输出端与信息分类模块(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分类模块(11)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的输出端与信息共享模块A(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息共享模块A(16)的输出端与跨境申请模块(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跨境申请模块(17)的输出端与银行模块(3)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行模块(3)包括申请受理模块(18),所述申请受理模块(18)的输入端与跨境申请模块(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申请受理模块(18)的输出端与信息核对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核对模块(19)的输出端与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人脸识别模块(21)的输出端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的输出端与验证模块(2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验证模块(27)设置在用户端模块(1)内,所述验证模块(27)的输出端与信息整合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的输出端分别与汇换外币模块(24)和停止交易模块(2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汇换外币模块(24)的输出端与支付订单模块(2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2)上设置有漏洞检测模块(13),漏洞检测模块(13)的输出端与人脸认证模块(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人脸认证模块(14)的输出端与系统操控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核对模块(19)的输出端与信息共享模块B(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共享模块B(23)与信息共享模块A(16)之间双向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人脸采集模块(5)、语音采集模块(6)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7)能够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整合模块(8)上,信息整合模块(8)能将人脸、语音和身份信息进行整合,最后通过信息发送模块(9)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接受模块(10)上,信息接受模块(10)接受到信息发送模块(9)传递的各种信息后,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分类模块(11),由信息分类模块(11)进行分类,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分别传递到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上;
S2、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模块A(16)将各种信息与信息共享模块B(23)进行同步更新,同时信息共享模块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跨境申请模块(17)上,跨境申请模块(17)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核对模块(19)上,信息核对模块(19)通过跟信息共享模块B(23)上的信息进行核对,当信息核对完成后,信息核对模块(19)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上,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对其进行核对;
S3、核对完成后,身份信息模块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人脸识别模块(21)上,当人脸识别模块(21)识别完成,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传递信息到用户端上验证模块(27)上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传达指令到汇换外币模块上,汇换外币模块(24)能够对应购买货物的地址进行汇换对应外币的工作,再通过传递信息到支付订单模块(25)上,这样支付订单就能够完成,当验证失败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能够传达指令到停止交易模块(26)上,从而停止此次交易;
S4、当第三方支付平台(2)上出现BUG漏洞时,漏洞检测模块(13)能够发现漏洞并及时反馈,工作人员通过人脸认证模块(14),人脸认证模块(14)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认证,认证完毕后传递信息到系统操控模块(15)上,这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系统操控模块(15)对其BUG漏洞进行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宣胜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大学,未经南宁市宣胜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2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汽电联产的低碳能源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学实体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