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8257.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楚荣;张勇帆;张盛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3 | 分类号: | B29C45/43;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郑怿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产品 真空 模具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镶件本体,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底部与下模本体的顶部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镶件本体。本发明通过工作人员在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上根据产品的分型线通过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镶出来的工件侧边上设计通气槽,通气槽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吸真空粘模的粘度而灵活决定开设的数量,比传统的气顶只有固定一个位置达不到解决的效果更实用,通过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形排气槽,当模具在注塑完开模时,启动氮化辅助设备控制进气,达到了方便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技术发展到今天,诸多注塑模具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当前注塑模具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光镜面深腔模具产品,在注塑时会吸真空粘住模具前模高光一面,出不了产品,或勉强出得了的导致产品拖伤影响外观效果及装配功能,现有的技术水平解决方法大都是模具后模增加倒扣强行拉下产品,这多用于普通一些粘性不高的模具上可解决,对一些吸真空严重或产品斜度小的情况下就无法解决此问题,有些在高光一面产品上增加气顶结构,增加气顶产品上有印子的,目前气顶结构件都是固定的形状的大小,这些在产品要求不高或粘性不高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具备防止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水平解决方法大都是模具后模增加倒扣强行拉下产品,这多用于普通一些粘性不高的模具上可解决,对一些吸真空严重或产品斜度小的情况下就无法解决此问题,有些在高光一面产品上增加气顶结构,增加气顶产品上有印子的,目前气顶结构件都是固定的形状的大小,这些在产品要求不高或粘性不高情况下才可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镶件本体,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底部与下模本体的顶部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镶件本体,所述下模本体和第一镶件本体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气接口。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镶件本体的内腔开设有第一环形排气槽,所述通气槽的输出端和第一环形排气槽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镶件本体的内腔开设有第二环形排气槽,所述通气接口的输出端通过通气槽与第二环形排气槽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中所述上模本体的内腔开设有模槽,所述模槽的内腔和第一镶件本体以及第二镶件本体的表面呈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中所述上模本体的内腔两端均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通气槽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排气口的内腔中。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工作人员在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上根据产品的分型线通过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镶出来的工件侧边上设计通气槽,通气槽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吸真空粘模的粘度而灵活决定开设的数量,比传统的气顶只有固定一个位置达不到解决的效果更实用;
B、通过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形排气槽,当模具在注塑完开模时,启动氮化辅助设备控制进气,气体通过通气接口及通气槽输送到第一镶件本体和第二镶件本体的第一环形排气槽和第二环形排气槽内部,使得气流进入模槽吹松掉产品,采用现有技术的氮气辅助设备,只需控制气体的压力大小和时间,即可进行防粘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