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5052.5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飘飘;何雅秦;瞿润连;应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相 二维 可视化 荧光 分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非诊断目的的通过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3'-端修饰叶酸的核酸链为识别探针对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生物标志物叶酸受体进行选择性识别结合;
基于叶酸受体引起的位阻调控使核酸外切酶I选择性识别并切割未结合叶酸受体的叶酸修饰的核酸链,进而通过核酸聚合酶或延伸酶催化延伸被切割的叶酸修饰的核酸链形成核酸链模板,以形成DNA模板Cu NPs;加入QDs选择性识别体系中的Cu2+和Cu NPs,以便使体系基于叶酸受体与3'-端修饰叶酸的核酸链的特异性结合而引起对信号分子Cu NPs或QDs的信号变化进而得到循环肿瘤细胞的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目的的通过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分子为QDs,所述信号分子QDs的信号变化能够通过二维可视化颜色变化检测或荧光信号变化检测而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诊断目的的通过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可视化颜色变化检测包括紫外灯下读取试管内溶液颜色;以及通过喷墨打印试纸读取试纸上的距离变化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定量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诊断目的的通过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上的距离变化包括随循环肿瘤细胞浓度的增加,喷墨打印试纸上的距离变化越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目的的通过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分子为QDs,以QDs为信号分子时能够检测到低至0.03 fg/mL浓度的叶酸受体或者低至0.2 cells/mL浓度的循环肿瘤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目的的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叶酸受体对核酸外切酶I的位阻调控使核酸外切酶I选择性识别并切割未结合叶酸受体的叶酸修饰的核酸链包括使3'-端修饰叶酸的核酸链在与叶酸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后抑制核酸外切酶I对其进行识别切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目的的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通过核酸聚合酶或延伸酶选择性识别延伸3'-端OH的寡核苷酸,以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内的生物标志物叶酸受体的特异性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非诊断目的的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聚合酶或延伸酶包括TdT酶。
9.一种非诊断目的的通过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将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通过选择性识别叶酸受体的循环肿瘤细胞均相二维可视化/荧光分析方法应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设备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0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酪乳杆菌Ma.GLRGJ 1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面部自体胶原种子复合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