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和无动力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8612.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樊瑜波;杨洁萌;陶春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H13/02 | 分类号: | B61H13/02;A61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吴焕芳;杨勇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力 助行器 集成 式驻车 系统 | ||
1.一种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驻车系统包括闸把、前端刹车线、后端刹车线和车闸,其中,所述闸把与所述前端刹车线的前端连接,所述后端刹车线的后端与所述车闸连接,
其中,所述集成式驻车系统进一步包括省力集成机构,所述省力集成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动滑轮和牵引杆,所述前端刹车线的后端绕过所述动滑轮并且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动滑轮的下方,并且所述牵引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牵引杆在第一连接部处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动滑轮的滑轮座连接,所述牵引杆在第二连接部处连接至所述后端刹车线的前端,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比所述第一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牵引杆的所述一端;
其中,所述前端刹车线包括第一线区段和第二线区段,所述集成式驻车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线区段和所述第二线区段之间的行程累加机构,所述行程累加机构包括支撑座和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支撑座通过第一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啮合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设置有无齿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轴承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构造为使得当所述第二齿条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传动杆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线区段与所述第二齿条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线区段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可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可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省力集成机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定滑轮,所述前端刹车线的所述后端绕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并且固定在所述定滑轮的滑轮座或所述动滑轮的滑轮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包括第一杆部和与所述第一杆部分体设置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内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杆部内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牵引杆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移动并且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多个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朝向所述动滑轮弯曲以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二杆部朝向与所述第一杆部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以形成第二凹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端子,所述后端刹车线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端子,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处穿过所述第一杆部并且所述第一限位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中,所述后端刹车线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处穿过所述第二杆部并且所述第二限位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动滑轮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至少一个端部处设置有第一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内并且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内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累加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并且在所述第二齿条的上方的第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6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