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和无动力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8612.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樊瑜波;杨洁萌;陶春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H13/02 | 分类号: | B61H13/02;A61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吴焕芳;杨勇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力 助行器 集成 式驻车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和无动力助行器。集成式驻车系统包括闸把、前端刹车线、后端刹车线和车闸。闸把与前端刹车线的前端连接,后端刹车线的后端与车闸连接。集成式驻车系统进一步包括省力集成机构,省力集成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动滑轮和牵引杆,前端刹车线的后端绕过动滑轮并且固定于壳体的内部,牵引杆位于动滑轮的下方,并且牵引杆的一端铰接在壳体上,牵引杆在第一连接部处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动滑轮的滑轮座连接,牵引杆在第二连接部处连接至后端刹车线的前端,第二连接部比第一连接部更靠近牵引杆的所述一端。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无动力助行器驻车时使用者需要施加在闸把上的握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和无动力助行器。
背景技术
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导致骨肌系统、神经系统功能退化,在站立、行走过程中存在重心不稳、肢体活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甚至跌倒损伤的现象。根据2019年《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数据显示,预计至2030年,跌倒的全死因顺位将从第21位上升至第17位。但另一方面,行走锻炼可促进人体各生理系统运转,对延缓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具有积极意义。
助行器是辅助使用者行走的支撑器具,以供行动不便的需求者使用时增强行走稳定性、促进行走独立性。目前市场上的助行器按照有无动力可分为有动力助行器和无动力助行器两大类。有动力助行器具有更强的功能性以及更高的智能化程度,但因为受到使用者家庭条件、使用者对续航能力的要求、故障后维修难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一般人群中普及难度较大。无动力助行器具有价格低廉、重量轻、结构简单可靠、维修简便等优点,可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无动力助行器没有助力功能,需要靠人力推动前进,刹车时需要靠使用者自身的握力握紧闸把以实现驻车。但使用者多为身体功能衰退人群,上肢支配能力有限,握力远小于正常人,当面临握力不足、路况紧急或下坡坡度较陡的情况时,极易发生因未能及时驻车引起的意外伤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和无动力助行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机能衰退的老年人及上肢力量不足的使用者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和无动力助行器,旨在有效减少无动力助行器驻车时使用者需要施加在闸把上的握力,降低因未及时驻车或驻车力量不足引起的摔倒、车辆侧翻几率。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无动力助行器的集成式驻车系统。所述集成式驻车系统包括闸把、前端刹车线、后端刹车线和车闸,其中,所述闸把与所述前端刹车线的前端连接,所述后端刹车线的后端与所述车闸连接,其中,所述集成式驻车系统进一步包括省力集成机构,所述省力集成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动滑轮和牵引杆,所述前端刹车线的后端绕过所述动滑轮并且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动滑轮的下方,并且所述牵引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牵引杆在第一连接部处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动滑轮的滑轮座连接,所述牵引杆在第二连接部处连接至所述后端刹车线的前端,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比所述第一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牵引杆的所述一端。
优选地,所述省力集成机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定滑轮,所述前端刹车线的所述后端绕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并且固定在所述定滑轮的滑轮座或所述动滑轮的滑轮座上。
优选地,所述牵引杆包括第一杆部和与所述第一杆部分体设置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内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杆部内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牵引杆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移动并且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多个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