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装置及其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8361.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韩诚;陈家立;赵芷晴;瞿茜瑶;王欣茹;鞠子骞;王新刚;代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2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废液 浮油 去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脱油池、低温箱、储液池、废油罐、吸油板、机械伸缩杆、刮油机械臂,沉淀池的出口与脱油池的进口管道连接,脱油池的出口与储液池的进口连接,低温箱通过机架安装于脱油池的上方,低温箱的底部设有开口,机械伸缩杆安装于低温箱内部,其伸缩端从开口中伸出,吸油板与机械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吸油板置于脱油池中,刮油机械臂在脱油池的上侧方安装于机架上,废油罐设置于刮油机械臂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低温箱内设有制冷机,底部的开口设有可以开闭的门板,开口的面积大于吸油板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油板为不锈钢材料,吸油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内部设有中空部,中空部中注有冷却液,中空部的体积为吸油板体积的0.4~0.6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油池为长方体结构,其底面积为3.5m2~4.5m2,吸油板的面积与脱油池底面积的比例1:3.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械伸缩杆包括气缸、活动杆,活动杆一端与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气缸与低温箱连接,活动杆另一端与吸油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油机械臂包括机械臂本体、刮油板,机械臂本体安装于机架上,其活动部与刮油板连接,机械臂本体能够将刮油板移动至吸油板位置进行刮油工作。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乳化废液浮油去除装置的浮油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吸油板通过机械伸缩杆放入低温箱中进行预冷,此时低温箱底部的开口被门板封闭,预冷温度范围控制在-5℃~0℃,预冷时间为50~70分钟;
步骤二:将乳化废液通入沉淀池中进行自然沉降,使乳化废液中的碎屑在沉淀池的底部积聚,将沉淀去除碎屑后的乳化废液通过管道进入脱油池中;
步骤三:打开低温箱底部的门板,通过机械伸缩杆将冷却的吸油板放入乳化废液中进行低温冷凝脱油处理,使乳化废液中的油脂类物质在吸油板上凝结,凝结时间为5~10分钟;
步骤四:通过机械伸缩杆将吸油板从乳化废液中移出,启动刮油机械臂将吸油板上凝结的油脂类块状物刮出后放入废油罐中进行回收;
步骤五:将吸油板重新通过机械伸缩杆放入低温箱中进行预冷,预冷温度范围控制在-5℃~0℃,预冷时间为8~15分钟;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步骤五,直至无明显凝结的油脂类块状物出现;
步骤七:将脱油后的乳化废液用作有效组分回收的原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乳化废液的沉降时间为3~4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乳化废液浮油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步骤三~步骤五的重复次数为5~1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3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