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斑玉蕈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9015.X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0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后;王伟霞;仝乐涛;李成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友和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40 | 分类号: | A01G18/40;A01G18/20;A01G18/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志平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斑玉蕈 液体 菌种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斑玉蕈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发酵培养基制作过程中,配料A和配料B依次加入,有利于制作均匀、无结块的发酵培养基。发酵完成后,液体菌种分散性好,菌丝活力强;工艺简单成熟,适用于斑玉蕈多个品种的液体菌种生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斑玉蕈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斑玉蕈(
斑玉蕈工厂化栽培周期一般为120-130天,期间易受到栽培环境和病虫害的影响,导致生产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等现象,限制了斑玉蕈工厂化栽培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菌种制备技术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菌种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固体菌种生产技术成熟,子实体产量稳定,缺点是用工量大,菌包污染率高。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用工量少,菌包污染率低,出菇整齐等。制备液体菌种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母种制作,种子液制备以及发酵罐菌种制备等。获得无污染、菌丝球分布均匀且活力高的菌种是液体菌种制备的最终目标,通过调整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工艺,能够获得理想的液体菌种,满足工厂化栽培的需要。
随着斑玉蕈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采用液体菌种。通过开发液体菌种,可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液体菌种, 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提出一种斑玉蕈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斑玉蕈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培养基的前期准备:包括PDA培养基制备,种子培养基制备,发酵培养基;
液体菌种生产过程:
(1)从4℃冰箱中取出斑玉蕈试管种,利用接种钩,取直径为0.5~0.6 厘米菌块置于PDA平板培养基中,23~24℃培养10~12天;
(2)利用打孔器,从PDA培养基的菌落边缘处取6~8块、直径为0.8~1.0 厘米菌块接种于600毫升种子培养基中,23~24℃摇床震荡培养6~7天,转速140~160转/分钟;培养期间,观察种子培养液是否有浑浊、大量气泡、菌液发白或有漂浮物等现象发生,这表明种子液可能受到杂菌污染,污染的种子液及时灭菌处理;
(3)取未污染的种子液,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通电搅拌16~24小时,此为种子液;此操作可以将成团的菌丝球打碎,一是接种发酵罐时,不会堵塞接种口,提高接种效率;二是接种发酵培养基后,菌丝体分散均匀,易萌发;
(4)将抽滤嘴插入发酵罐的接种口,将种子液倒入发酵罐中,接种量1%;调节培养温度23~24℃,通入净化空气进行培养,培养时间6~7天,获得液体菌种。
进一步的,PDA培养基制作过程: 称取200克土豆并切成薄片,然后加入1000毫升水,煮沸20分钟;待冷却后取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20克葡萄糖和15克琼脂,再次加热至完全融化,补足水至1000毫升;将PDA培养基分装至500毫升三角瓶中,每瓶250-300毫升,121℃灭菌30分钟;待培养基冷却至50~60℃时,无菌环境下倒平板,每个平板30~35毫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友和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友和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的智能门锁指纹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呼吸康复治疗用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