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0681.0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祖珍;吴梓荣;方春晖;黄曼婷;王红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14 | 分类号: | C09D5/14;C09D133/04;C03C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抗菌 玻璃 | ||
1.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原片及涂覆于玻璃原片上表面的防指纹抗菌涂层,所述防指纹抗菌涂层由抗菌组合物涂布固化而成,所述抗菌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2-10%、甲苯60-80%、二氯甲烷10-30%、氟化载银碳纳米角乙醇分散液1-8%;所述氟化载银碳纳米角乙醇分散液的质量分数为0.2%-0.6%;
所述氟化载银碳纳米角乙醇分散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将碳纳米角分散到酸溶液中,加热回流并洗涤干燥后得到羧基化的碳纳米角;
(2)将羧基化的碳纳米角分散于甲醇中,然后加入全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室温下搅拌后,继续加热搅拌,清洗、干燥后得到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
(3)将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待其完全溶解,配置成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分散液;向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分散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搅拌条件下向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分散液中滴定硝酸银溶液,滴定完成后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入紫外灯下照射后得到碳纳米角载纳米银溶液,收集沉淀物并清洗干燥得到氟化载银碳纳米角;
(5)氟化载银碳纳米角分散到乙醇中得到氟化载银碳纳米角乙醇分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酸溶液为硝酸溶液或硫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羧基化的碳纳米角分散于甲醇中,然后加入全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碳纳米角与全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15-1:50添加,在室温下搅拌10h-24h,继续在120-140℃条件下搅拌1h以上,清洗、干燥后得到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待其完全溶解,配置成浓度为1.5-4.5mg/ml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分散液;向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分散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体积比为2:1,在搅拌条件下向氟化的单壁碳纳米角分散液中滴定硝酸银溶液,滴定完成后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浓度为0.03-0.05mol/L,所述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22-0.38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入紫外灯下照射后得到碳纳米角载纳米银溶液,将溶液离心收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冲洗2-4次,最后在80℃条件下真空烘干6-8h得到氟化载银碳纳米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氟化载银碳纳米角乙醇分散液的质量分数为0.2%-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所述甲苯、所述二氯甲烷、所述氟化载银碳纳米角乙醇分散液混合、搅拌后得到抗菌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指纹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所述抗菌组合物涂覆于玻璃原片表面,30-40℃加热条件下放置24h,烘干固化得到防指纹抗菌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06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浮动气缸
- 下一篇:一种多路电压输出型传感器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