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知进程中发送和接收感知信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3248.2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2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世***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 进程 发送 接收 信号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知进程中发送和接收感知信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感知进程中接收感知信号的方法,应用于发起感知进程的发起者,包括:读取响应者发送的广播消息;如果广播消息中包含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则根据所述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接收感知信号;否则,发送感知请求消息给响应者,所述感知请求消息中包含请求的感知业务的类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广播机制来优化感知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可以减少多个感知进行同时执行时对无线资源的消耗,从而降低多个感知进程发生时对数据业务的影响,提供感知业务的同时,保障数据业务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知进程中发送和接收感知信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WLAN sensing(无线感知)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它可以基于现有的wifi网络及设备,使用现有Wi-Fi信号实现运动检测、手势识别以及生物特征测量。在WLAN Sensing中,通过使用基于CSI(信道状态信息)或基于Radar(雷达)的方式检测环境中由物体、宠物和人的运动引起的变化,而不需要被检测的对象佩戴任何设备。
通过WLAN sensing的实施,可以在智能家居、入侵检测、医疗保健、智能远程看护等领域提供更智能化,更丰富的应用。
发明内容
现有的无线感知进程中,由发起者(initiator)发起感知进程,由响应者(responder)响应感知进程,双方协调感知信号发送和接收的角色、参数、报告方式等之后,开始执行感知测量进程。当多个设备需要使用无线感知业务而启动无线感知进程时,在协调阶段,每一个进程的启动都需要执行多条控制信令,对业务的吞吐量,业务延迟等服务质量都会造成影响。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进程中发送和接收感知信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进程中接收感知信号的方法,应用于发起感知进程的发起者,包括:
读取响应者发送的广播消息;
如果广播消息中包含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则根据所述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接收感知信号;否则,发送感知请求消息给响应者,所述感知请求消息中包含请求的感知业务的类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广播消息中还包含用于指示是否正在发送感知信号的参数Sensing_TX_ongoing,则当参数Sensing_TX_ongoing指示正在发送感知信号,且广播消息中包含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时,才根据所述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接收感知信号;当参数Sensing_TX_ongoing指示未在发送感知信号时,发送感知请求消息给响应者,所述感知请求消息中包含请求的感知业务的类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中包含参数Sensing class、Sensing_Beacon TX Diff和Sensing TX RU,其中,Sensing class用于指示感知业务的类别,Sensing_Beacon TX Diff用于指示感知信号的发送时间,Sensing TX RU用于指示感知信号发送的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中还包含参数Sensing TXinterval,Sensing TX interval用于指示感知信号的发送间隔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感知信号发送信息元接收感知信号包括:
根据Sensing class的值判断是否满足自身感知业务的需求;
如果满足自身感知业务的需求,则根据Sensing_Beacon TX Diff计算接收感知信号的时间,在计算得到的时间接收感知信号,并根据Sensing TX RU指定的资源接收感知信号;
如果不满足自身感知业务的需求,则发送感知请求消息给响应者,所述感知请求消息中包含请求的感知业务的类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