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3408.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杨鹏;李春晓;宋文乐;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董金国 |
地址: | 061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状态 开关 新型 协调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用电高负荷、薄弱地区用电数据及现有设备分布数据采集;
步骤S2:根据采集信息划分改造区域并在区域内划分若干供电节点,制定多组不同特色增量方案;
步骤S3:根据采集区域用电数据进行计算区域改造优先度;
步骤S4:改造区域内基于各方案中各组供电节点进行改造成本费用核算;
步骤S5:统合各方案总成本数据,对各方案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
步骤S6:根据最终数据比值评定最终建设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地区用电数据包括协管范围内用电集中区域输电线路饱和度、输电损耗量、输电高峰时段最大荷载与输电低峰时段荷载等数据,现有设备分布数据包括对于现有线路的输电范围、输电方向、附属设备如变压站、分布式配电站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供电节点处安置柔性多状态开关及相应附属设备,特色增量方案中参数为区域配电网络的安全性、负荷范畴、后续升级容量、使用寿命及维护难度数值;
所述供电节点还包括至少两组以上的开关,开关至少电性连接有两组任意电压的电力网路和多个电网交流端口,电力网络中包含有多个电压变流器;
所述供电节点正常运行时带有分布式电源建立微电网,微电网运行方式分为联网模式与独立模式;电力网络正常运行时微电网为联网模式接入电力网路,通过电压变流器调节并转换电网交流端口中电力的交流与直流状态,电压变流器附带有滤波器和保护装置,通过多组开关控制电力网络的双向流动,在电力网络出现故障时,微电网切换为独立模式v/f并采用闭回路控制模式运行,通过分布式电源为微电网供电,控制故障范围并为电网内核心负荷持续稳定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特色增量方案以柔性多状态开关为核心结合现有设备控制周边输电网络,所述附属设备包括自动化监控终端设备、分布式发电站和储能器,其中:
自动化监控终端设备实现对电力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云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流程;
分布式发电站在电力网络中对区域电力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实时监控,转化光能或风能辅助发电;
储能器在柔性多状态开关电压转换时和分布式发电站发电时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用电低谷时将储存的电量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各区域改造优先度根据当前区域用电峰值与用电数值上限比值、区域输电线路损耗、改造后提升幅度作为区域改造优先度的评选比值,其中:
用电峰值与用电数值上限比值用于评估当前区域增量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程度;
区域输电线路损耗用于计算当前区域增量改造前在传输和变压稳流时能源的损耗;
改造后提升幅度基于统计当前区域增量改造后的改善程度评判增量改造的必要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改造成本费用核算包括对称征地成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专利费用和时间成本计算,得出各供电节点改造所需费用。
7.根据权利要求1、6和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将各方案中如安全性、负荷范畴、后续升级容量、改造成本费用、使用寿命及维护难度评判参数数值化,按照百分比形式划分方案内各项参数占比值,再基于方案各种参数性能由进行多轮数值评定,取平均数为该项参数具体得分,将各参数得分分别乘以相应占比值,叠加后得出该方案相应的分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公布各方案最终评分,经多轮人工审核后得出最终建设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4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