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3408.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杨鹏;李春晓;宋文乐;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董金国 |
地址: | 061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状态 开关 新型 协调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地区内用电高负荷、薄弱地区用电数据及现有设备分布数据采集;根据采集信息划分改造区域并在区域内划分若干供电节点,制定多组不同特色增量方案;根据采集区域用电数据进行计算区域改造优先度;改造区域内基于各方案中各组供电节点进行改造成本费用核算;统合各方案总成本数据,对各方案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根据最终数据比值评定最终建设方案,本发明根据采集区域用电数据进行计算区域改造优先度,改造区域内基于各方案中各组供电节点进行改造成本费用核算能够对柔性多状态开关配备安装的成本加以控制,细化柔性多状态开关配备增量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多状态开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速、电力产业的转型发展,传统配电网络以安全供电为重心的运行,控制和发展已经难以适用于日益增大的需求,大型发电厂生产的电力,流经高压输电网,通过配电网送到用户,输点过程中对配电网的管理较为单一,作为基于电网供电和用户用电之间单向电力分配的网络,配电网的投资方面十分滞后,配电网长期存在网架结构薄弱、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低、配电设备运行不经济等问题。
柔性多状态开关应用于配电网络时能实现配电网的柔性闭环运行,柔性多状态开关具备多种控制模式,可用于代替配电网中的常规开关以实现系统的柔性互联,是电力网络电子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柔性多状态开关在现有技术下制造和应用成本较高,尚未在现有电力环境下大范围推广,在现有技术下难以最大化利用,为了适应电力网络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构建灵活,可靠,高效的配电网络,提升城市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可靠性与运行效率,需要从经济,适用,高效角度将电力网络中现有配套设备与新兴技术不断融合,需要将柔性开关结合现有开关进行增量化改造,以适应配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不断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数值化的方式得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多状态开关在现有技术下难以最大化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新型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用电高负荷、薄弱地区用电数据及现有设备分布数据采集;
步骤S2:根据采集信息划分改造区域并在区域内划分若干供电节点,制定多组不同特色增量方案;
步骤S3:根据采集区域用电数据进行计算区域改造优先度;
步骤S4:改造区域内基于各方案中各组供电节点进行改造成本费用核算;
步骤S5:统合各方案总成本数据,对各方案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
步骤S6:根据最终数据比值评定最终建设方案。
优选的:步骤S1中,地区用电数据包括协管范围内用电集中区域输电线路饱和度、输电损耗量、输电高峰时段最大荷载与输电低峰时段荷载等数据,现有设备分布数据包括对于现有线路的输电范围、输电方向、附属设备如变压站、分布式配电站等设备。
优选的:步骤S2中,供电节点处安置柔性多状态开关及相应附属设备,特色增量方案中主要参数为改造后该区域配电网络的安全性、负荷范畴、后续升级容量、使用寿命及维护难度等数值;
所述供电节点还包括至少两组以上的开关,开关至少电性连接有两组任意电压的电力网路和多个电网交流端口,电力网络中包含有多个电压变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