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内电加热喷淋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3470.2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9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谈太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2 | 分类号: | C23C14/22;C23C16/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加热 喷淋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真空镀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真空内电加热喷淋头结构,包括喷淋顶板,所述的喷淋顶板内设有可供介质循环的通道;所述的喷淋顶板上设有喷淋气体入口;喷淋顶板与腔体外壳连接处设有一圈密封条;喷淋板,与喷淋顶板连接且具有凹进部,上设有多个喷淋通孔。加热环,设置在喷淋板与喷淋顶板连接处,设置方式包括嵌入设置在喷淋板内;阻热环,设置在加热环与喷淋顶板之间,与喷淋顶板连接。可实现真空腔体内对喷淋板的高温加热,通过结构优化调整热阻后喷淋板温度可达到300℃,同时减少通过喷淋顶板对外部的热损失,保障了其温度波动≤±5℃。同时保障外部大气侧空间温度符合生产规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镀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真空内电加热喷淋头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镀膜设备中,真空腔体内需要满足相关镀膜沉积的温度工艺要求,现有技术中,该真空腔体内的温度通过从外部热传导方式达到内部的温度工艺,即大气端热源通过顶板间接传热给喷淋板,温度不建议超高250℃,否则顶板与容器的密封圈会很快老化而无法使用无法实现密封作用,对真空腔体内的真空度有影响。但是温度低又无法满足真空腔体内温度工艺,进而影响镀膜沉积效果。另外喷淋顶板温度过高的话不利于安全生产,容易产生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内电加热喷淋头结构,设置在具有真空腔体的镀膜设备上,包括,
喷淋顶板,位于大气侧内设有可供介质循环的通道;所述的喷淋顶板上设有喷淋气体入口;
淋板,所述的喷淋板位于真空侧,连接于所述的喷淋顶板且具有凹进部,所述凹进部上设有多个喷淋通孔,该凹进部罩住喷淋气体入口形成一喷淋腔室;
加热环,设置在喷淋板与喷淋顶板连接处,设置方式包括嵌入设置在喷淋板内或者置于喷淋板的上端面上;
阻热环,设置在加热环与喷淋顶板之间,连接于所述喷淋顶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喷淋板上设有环形的凹槽,加热环嵌入到凹槽内上端面与阻热环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热辐射隔板,设置在加热环与阻热环之间。
进一步地,在阻热环与喷淋板接触处、喷淋顶板与喷淋板接触处均设有一密封圈。
进一步地,加热环通过在喷淋顶板外接一供电装置对其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环与阻热环采用镍基合金材料。
进一步地,喷淋腔室内还设有一阻流板,该阻流板上设有多个阻流通孔,喷淋气体进入方向为顺次经过气体入口、阻流板及喷淋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阻流板上的阻热气孔直径小于喷淋板的通气孔。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可实现真空腔体内对喷淋板的高温加热,通过结构优化调整热阻后喷淋板温度可达到300℃,同时减少通过喷淋顶板对外部的热损失,保障了其温度波动≤±5℃。同时保障外部大气侧空间温度符合生产规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喷淋顶板-1、喷淋气体入口-2、密封条-3、喷淋板-4、喷淋腔室-5、加热环-6、阻热环-7、热辐射隔板-8、密封圈-9、阻流板-10、阻热环螺钉-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考图1,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内电加热喷淋头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喷淋头结构设置在具有真空腔体的镀膜设备上,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