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4475.7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曾仁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峪关宏电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李冉冉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炉龄硅 锰矿 炉衬 快速 修复 工艺 | ||
1.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停炉前准备;
S2:炉内残余炉料及渣铁清理;
S3:炉衬一体化成型修复,其中,使用冷捣糊代替碳砖进行炉衬修复,一体化打结成型;
S4:送电前准备;
S5:点火烘炉恢复生产,5-7天组织出第一炉铁,随后逐步强化至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停炉前准备包括电极控制、配料调整和出铁管理;
其中电极控制:停炉前2-3天开始停放电极,通过下插位移进行冶炼,减少电极压放量的同时,通过下插电极位移,电极位移下插至500-650mm左右;
配料调整:停炉前一天增大自产渣用量50-80kg/批;
出铁管理:最后一炉铁停止下料,让料面自然下降,出铁时两个炉眼同时打开,渣铁不再流出时组织堵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电极的锁定;
电极的锁定:停炉后将电极位移提到上限并固定;
炉内残余炉料及渣铁清理:先清理上部疏松的物料,然后清理下部残余渣铁,清理过程中烧损、破碎的碳砖一并清理,直至规整碳砖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炉衬一体化成型修复,是在原有规整碳砖的基础上,炉底先打结一层200-500mm的冷捣糊,然后在环碳一周和炉底支模利用冷捣糊进行打结填充,将环碳和炉底连成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底支模所用的材料为4-5mm的钢板,环碳打结的冷捣糊厚度为80-100mm,炉底打结厚度与原有炉底厚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底支模需将炉底和环碳打结的冷捣糊连接成一片,在烘炉过程中高温下焙烧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送电前准备是在炉衬一体化成型后,在炉底平铺一次耐火砖,三相电极正下方放置开炉圈,下放电极到开炉圈内坐死,并使用50-100mm的大粒焦炭填满开炉圈,炉底平铺200--300mm的大粒焦炭,并放入适量木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停炉前准备还包括在降低料面过程中,炉顶料仓的料位不超过2批;停炉前所有炉顶料管中的料要全部加到炉内,不允许有存料;停炉前三天开始控制糊柱高度,糊柱高度每个班组降低200mm,最终将糊柱高度控制在2.5-3.0m左右,不得再进行加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峪关宏电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嘉峪关宏电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44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