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光结合检测技术的柔性袋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6722.7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波;吴杨;王凤欣;谈蓬;李秀广;马锐;方济中;韩利;周秀;潘洁;李学锋;罗翔宇;陈浩;宋建华;田天;张庆平;罗艳;丁五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泰普联合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75001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光 结合 检测 技术 柔性 定位 方法 | ||
基于声光结合检测技术的柔性袋定位方法,属于SF6气体检测技术领域,解决由于柔性袋的不规则变形、褶皱等原因无法有效精确地对柔性袋的膨胀程度进行检测,从而导致的在柔性袋未充满前就停止作业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声光结合检测技术,采用超声测距传感器对柔性袋顶面中心的高度进行检测,采用激光传感器对柔性袋边缘的高度进行检测,根据顶面中心高度和边缘的高度共同判断柔性袋是否达到充满状态,方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SF6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基于声光结合检测技术的柔性袋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SF6气体绝缘变电站运维中需要检测绝缘气体的水分和杂质含量来判断电气设备的运行是否安全。但由于SF6气体的温室效应以及SF6气体中可能存在有毒分解物不允许直接排放检测尾气。
目前现场使用的常见SF6气体检测仪器一般有分解产物测试仪、纯度仪、露点仪、综合测试仪等。而回收装置大多采用压缩机对尾气进行增压回收,导致回收装置的使用容易造成检测仪器出气口压力、流量的不稳定,使得检测仪器的检测结果受影响。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回收装置前端设置一柔性缓冲袋,尾气先进入柔性缓冲袋内,当柔性袋膨胀到极限时再使用压缩机对柔性缓冲袋内气体进行抽出,使得检测仪器出气口始终保持为常压,排除回收装置对检测仪器检测结果的影响。但如何有效对柔性缓冲袋的膨胀程度进行精确检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21453943.4,公开日期为2020年6月1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SF6检测仪尾气回收装置》公开了一种SF6检测仪尾气回收装置,包括:进气口、缓冲袋、超声测距传感器、第一至第八电磁阀、缓冲罐、调节阀、第一至第四压力传感器、单向阀、减压阀、压缩机、内置回收瓶、外接回收瓶、集气袋。缓冲袋设置于进气口与第一电磁阀之间,超声测距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与缓冲袋之间的距离以感知缓冲袋的体积的变化,随着气体不断的流入缓冲袋,缓冲袋逐渐膨胀,即缓冲袋一侧与超声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当超声测距传感器检测到数值接近最小数值时,可启动压缩机将缓冲袋内气体抽出充入回收容器中。随着缓冲袋内气体被不断抽出,缓冲袋逐渐收缩,即缓冲袋一侧与超声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当超声测距传感器检测到数值接近最大数值时,停止压缩机。如此循环缓冲袋内外一直保持为常压状态,即检测仪器出气口始终为常压状态。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存在因柔性袋的不规则变形、褶皱等原因,导致在柔性袋膨胀到极致前,柔性袋上面的某一部分容易先达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使得超声测距传感器提前检测到符合要求的数值进行误判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何解决由于柔性袋的不规则变形、褶皱等原因无法有效精确地对柔性袋的膨胀程度进行检测,从而导致的在柔性袋未充满前就停止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基于声光结合检测技术的柔性袋定位方法,结合定位装置,利用柔性袋(4)在充气膨胀的过程中,顶面中心和四边边缘的高度均升高,不仅对柔性袋(4)顶面中心的高度进行检测,还对柔性袋(4)边缘的高度进行检测,根据顶面中心高度和边缘的高度共同判断柔性袋(4)是否达到充满状态;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激光传感器(2)、反光膜(3)、超声测距传感器(5);所述的柔性袋(4)为矩形弹性袋,柔性袋(4)的底面中心固定贴在底板(1)上,柔性袋(4)的四个边的边缘分别贴有反光膜(3),在底板(1)分别固定设置有四个激光传感器(2)与反光膜(3)配合使用,所述的激光传感器(2)斜向上发出的激光仅在柔性袋(4)处于充满状态时被反光膜(3)阻挡并反射,再由激光传感器(2)接收被反射的激光,所述的超声测距传感器(5)固定安装在柔性袋(4)顶面中心的上部,用于检测柔性袋(4)顶面中心膨胀上升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泰普联合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泰普联合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料加工的铣镗倒复合刀具
- 下一篇:一种电网信号频谱的分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