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化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8615.8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功有;李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晶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C03B27/012;C03C27/00;E06B3/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1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化热 反射 镀膜 中空玻璃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钢化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S1、切割:将热反射镀膜玻璃大板原片进行切割得到热反射镀膜玻璃基片;
S2、磨边:将上一步骤得到的热反射镀膜玻璃基片放置于磨边机上进行磨边处理;
S3、钢化:将上一步骤得到的热反射镀膜玻璃吊装到钢化炉上片架边上,接着将玻璃放置在钢化炉的上片端辊轮上,让玻璃进入钢化炉中进行加热、风压冷却处理,风压冷却先进行急冷风压冷却再进行一般风压冷却,玻璃的厚度为5-12mm,根据玻璃厚度的不同,预热炉上、下部温度为580-520℃,预加热时间为170-530s,高温炉上部温度为695-680℃,下部温度为698-688℃,高温加热时间为150-510s,急冷冷却时间为50-220s,急冷风压为3.5-0.3kpa,一般冷却时间为60-300s,一般风压为2.2kpa,上风栅距离为15-32mm,下风栅距离为25-45mm,主炉前期摆速为110-60mm/min,主炉后期摆速为160-100mm/min,出炉温度为695±5℃;
S4、中空:
S4.1、将上一步骤钢化好的玻璃进行边部除膜备用;
S4.2、选择相应铝条在折弯机上进行折弯处理,在端头使用插件将两头连接,得到与即将要生产玻璃的尺寸相适应的铝框;
S4.3、使用分子筛灌装机向铝条内灌装分子筛,灌装完成后将铝条上的小孔进行密封;
S4.4、将灌过分子筛的铝框放在丁基胶机上打好丁基胶;
S4.5、将步骤S4.1处理好的将要进行和片的玻璃经过清洗机清洗;
S4.6、将打好丁基胶的铝框粘在玻璃上,将玻璃放入到压片段进行板压,使玻璃能更好的粘合在一起;
S4.7、经过板压后的中空玻璃流入到自动打胶机进行自动注胶;
S4.8、使用自动吸盘吊装机将上述玻璃卸装到准备好的玻璃铁架上,使用软滚筒刷对玻璃角部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玻璃厚度为5mm,预热炉上、下部温度为580℃,预加热时间为170s,高温炉上部温度为695℃,下部温度为698℃,高温加热时间为150s,急冷冷却时间为50s,急冷风压为3.5kpa,一般冷却时间为60s,一般风压为2.0kpa,上风栅距离为15mm,下风栅距离为25mm,主炉前期摆速为110mm/min,主炉后期摆速为160mm/min,出炉温度为69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玻璃厚度为12mm,,预热炉上、下部温度为520℃,预加热时间为530s,高温炉上部温度为680℃,下部温度为688℃,高温加热时间为510s,急冷冷却时间为220s,急冷风压为0.3kpa,一般冷却时间为300s,一般风压为2.2kpa,上风栅距离为32mm,下风栅距离为45mm,主炉前期摆速为60mm/min,主炉后期摆速为100mm/min,出炉温度为69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的分子筛通过温升试验测试,温升实验温度差≥30℃,分子筛的罐装量为70%-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4的丁基胶胶宽3-5mm,丁基胶机的胶缸温度为138±2℃,胶嘴温度为140±2℃,胶嘴温度比胶缸温度高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晶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晶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6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