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环交错的高速磁浮通信场强测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0567.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2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宁;佘美丽;李廷军;李娜;樊勇;郝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18 | 分类号: | H04B17/318;H04B10/2575;G01R2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错 高速 通信 场强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交错的高速磁浮通信场强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将两条水平交错分布的地面基站环网设置为正常通信模式和场强测试模式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使基站通信与场强测试互相配合,在高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时自动测量场强、测量完后自动关闭基站,测量数据准确反映出高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过程中轨道沿线的场强变化,确保整个磁浮列车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环交错的高速磁浮通信场强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行车轨道初建后,为了测试列车运行时的电磁环境,辅助完成天线调整和网络优化等,需要对轨道沿线场强进行测试,从而确保整个磁浮列车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场强是电场强度的简称,它是天线在空间中某点处感应电信号的大小,以表征该点的电场强度。场强测量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对评估系统工作状态、验证系统工作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铁路及地铁通信的无线电系统大多工作在2.4GHz或5.8GHz频段,工作频率较低,其基站场强测量大多采用频谱分析仪完成,如德国RS公司的FSP-13数字频谱分析仪,其测量频率范围为9kHz~13GHz。在进行场强测量时,无线电系统基站需全部打开,专业测试员再采用频谱分析仪对其基站一个一个进行测试,由于没有场强测量系统进行控制,整个测试过程比较漫长。
高速磁悬浮列车通信系统采用了38GHz的毫米波通信,传统低频的频谱分析仪已经不适用于高频信号的场强测试,目前工地上高速磁浮通信采取专用场强测试车的方法进行场强测量,但因专用场强测试车测试过程中需要燃油和供电,测试人员还要乘特殊牵引车实时观测频谱仪信号,因此,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费成本。而且,目前基站场强测量方法普遍都没有配套的自动测量系统,场强测量设备与待测基站的数据没有互通,测试过程中所有基站都需要打开,一一进行场强测试,测得的数据再由专业人员记录,工作量大。再加上,这种基站场强测量方法都完成于列车上轨之前,与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场强值有一定偏差。
因此,现有的场强测试方法普遍存在工作量大、操作困难、缺乏自动性等问题,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通信系统的地面场强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场强测试方法普遍存在工作量大、操作困难、缺乏自动性等问题,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通信系统的地面场强测试。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环交错的高速磁浮通信场强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将两条水平交错分布的地面基站环网设置为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正常通信模式或场强测试模式),使基站与测试装备互相配合,在列车正常运行时自动测量场强、测量完后自动关闭基站,测量数据准确反映出高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过程中轨道沿线的场强变化,确保整个磁浮列车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环交错的高速磁浮通信场强测试方法,包括地面基站环网A和地面基站环网B;两条所述地面基站环网中的所有地面基站水平交错分布,通过高速磁浮列车运行轨道沿线的光纤网络连接到地面分区控制单元,使得所述地面分区控制单元能与两条地面基站环网通信;每条地面基站环网包括M个地面基站,且每条地面基站环网包括两种工作模式,正常通信模式或场强测试模式,若其中一条地面基站环网的工作模式为正常通信模式,则另一条地面基站环网的工作模式为场强测试模式;将正常通信模式的地面基站环网作为通信环网,被动场强测试模式的地面基站环网作为测试环网;
具体测试步骤为:
S1:地面分区控制单元设置其中一条地面基站环网为正常通信模式,另一条地面基站环网为场强测试模式;高速磁浮列车开始正常行驶,车载基站1向通信环网发射高速磁浮列车实时位置信息;
S2:当通信环网的第m个地面基站接收到所述高速磁浮列车实时位置信息后,所述通信环网的第m个地面基站立即将所述高速磁浮列车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地面分区控制单元,1≤m≤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0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