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海藻增殖的框架型钢混藻礁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6590.6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谢笑艳;陈丕茂;袁华荣;冯雪;佟飞;成志健;张皓铭;陈梓聪;刘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德善律师事务所 32488 | 代理人: | 赵鹏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海藻 增殖 框架 型钢 混藻礁 及其 应用 | ||
1.一种人工藻礁附着子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子礁(2)包括基底层(21)和功能层(22),所述基底层(21)或所述功能层(22)上设置预埋槽(23),所述预埋槽(23)内设置产气物(24),所述预埋槽(23)的开口处设置块(25)实现封闭;
所述附着子礁(2)的四周还有悬挂基(26),所述悬挂基(26)包括连接绳(261)、基台(262)和垂线(263),所述连接绳(261)贯穿所述基台(262),且两端均固定在所述功能层(22)中,或固定在所述基底层(21)和所述功能层(22)的连接处,所述基台(262)呈悬挂状态;
所述功能层(22)的成分包括废弃贝壳,以及砂子、煤渣、碎石的一种或以上,所述废弃贝壳设置在最表层,其上的贝壳碎片裸露或半裸露;所述产气物(24)的成分包括碳酸盐、碳酸氢盐、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2.一种利于海藻增殖的框架型钢混藻礁,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礁(1)和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附着子礁(2),所述母礁(1)上设置凹槽(11),所述附着子礁(2)设置在所述凹槽(11)处,所述附着子礁(2)上设置通孔,连接件(3)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母礁(1)连接;
所述连接件(3)包括结合部(31)、支撑部(32)和延伸部(33),所述结合部(31)设置在所述凹槽(11)内,所述支撑部(32)的一端与所述结合部(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33)连接,所述延伸部(33)朝向所述附着子礁(2)的方向设置延伸面(311),所述延伸面(311)呈弧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海藻增殖的框架型钢混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上部设置凸块(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海藻增殖的框架型钢混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包括呈线性排布的第一凹槽(111)、凸台(112)和第二凹槽(113),所述凸台(112)设置穿孔(114),所述连接件(3)通过通孔、穿孔(114)将所述附着子礁(2)、所述凸台(112)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于海藻增殖的框架型钢混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上设置结合部(31)和弹性部(34),所述结合部(31)设置在所述凹槽(11)内,所述弹性部(34)的一端与所述结合部(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块(3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65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