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烟气多污染物治理工艺中温度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9689.1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9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杰;魏进超;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污染物 治理 工艺 温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烧结烟气多污染物治理工艺中温度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烧结烟气在脱硫塔内经活性炭吸附脱硫后进入脱硝塔,并在脱硝塔内经活性炭吸附脱硝后进入脱氯塔,最后从脱氯塔排出;
2)活性炭在解析塔、脱硝塔和脱硫塔之间循环;
其特征在于:在脱硫塔入口处设置检测装置,获取脱硫塔入口的烧结烟气状态数据;所述烧结烟气状态数据包括烧结烟气总流量及烧结烟气中各气体组分的初始浓度,从而确定循环的活性炭流量;根据活性炭对各气体的吸附容量和烧结烟气中各气体组分的初始浓度,计算烧结烟气分别进入脱硝塔和脱氯塔时的安全温度范围,其具体为:检测烧结烟气的烟气总流量、烧结烟气内氮氧化物和氯化氢的初始浓度,并根据活性炭对不同气体组分的吸附容量计算氮氧化物和氯化氢在脱硝塔、脱氯塔入口处的分压;根据氮氧化物和氯化氢在脱硝塔、脱氯塔入口处的分压及氯化铵结晶温度曲线,计算氯化铵分别在脱硝塔、脱氯塔入口处的实时结晶温度;最后得出烧结烟气分别进入脱硝塔、脱氯塔入口处的安全温度范围;
控制烧结烟气分别进入脱硝塔和脱氯塔时的温度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循环的活性炭流量具体为:根据烧结烟气总流量及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确定活性炭的循环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得脱硫塔入口的烧结烟气总流量Q、烟气中SO2浓度c1,可得:
式中,W1为循环的活性炭流量,kg/h;Q为脱硫塔入口的烧结烟气流量,Nm3/h;c1为脱硫塔入口烧结烟气中SO2浓度,mg/Nm3;a1为活性炭对SO2吸附容量,mg/kg-A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得脱硫塔入口处烧结烟气中HCl浓度c2、NOx浓度c3,计算氯化铵在脱硝塔入口处的实时结晶温度,得出烧结烟气进入脱硝塔入口处的安全温度范围,具体为:
a1)在循环的活性炭流量为W1的条件下,活性炭在脱硫塔内对烧结烟气中各组分有吸附作用,根据活性炭对HCl的吸附容量,可得脱硫塔出口处HCl浓度c2a为:
式中,Q为脱硫塔入口处烧结烟气的流量,Nm3/h;c2为脱硫塔入口处烧结烟气中HCl浓度,mg/Nm3;a2为活性炭对HCl吸附容量,mg/kg-AC;
a2)根据活性炭对NOx的吸附容量,脱硫塔出口处NOx浓度c3a为:
式中,Q为脱硫塔入口的烧结烟气流量,Nm3/h;c3为脱硫塔入口烧结烟气中NOx浓度,mg/Nm3;a3为脱硫塔内活性炭对NOx吸附容量,mg/kg-AC;
a3)烧结烟气从脱硫塔排出后引入脱硝塔,在脱硝塔入口处的烧结烟气中加入NH3;加入NH3的体积分数与脱硫塔出口处烧结烟气中NOx的体积分数相等,即:
式中,cNH3a为脱硝塔入口处NH3的喷入浓度,mg/Nm3;c3a为脱硝塔入口处烟气中NOx的浓度,mg/Nm3;
a4)脱硝塔入口处NH3气体分压为:
a5)脱硝塔入口处HCl气体分压为:
a6)根据氯化铵结晶温度曲线及脱硝塔入口处NH3和HCl气体分压,可得脱硝塔入口处氯化铵的实时结晶温度T1,K;T1为:
a7)脱硝塔中活性炭的自燃温度为T自燃;进入脱硝塔的烟气安全温度T脱硝应高于氯化铵结晶温度并低于活性炭自燃温度,故进入脱硝塔烟气的安全温度T脱硝范围为T1<T脱硝<T自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6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