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分析故障的海洋探索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0832.9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秋;周玉芬;周乃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金秋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5H54/70;B65H54/44;B65H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分析 故障 海洋 探索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海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分析故障的海洋探索机器人。其包括海洋探索体,海洋探索体至少包括海洋机器人本体,海洋机器人本体的一端部经电缆线与上方进行数据的连通,海洋机器人本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板;线体导向装置,线体导向装置包括与电缆线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一端经定位架连接有呈相对设置的导向板,导向板的表面经导向丝杆转动连接;线体表面水分处理组件,线体表面水分处理组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内下部经底杆连接有下处理板,安装架的上内部经处理丝杆转动连接有上处理板。本发明可对于海洋机器人的电缆线表面的水分处理,再进行缠绕收集,防止凌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探索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分析故障的海洋探索机器人。
背景技术
海洋探索机器人是用于对海底内部进行记录拍摄了解的一种仪器设备;目前的海洋机器人在进行海底探索操作时,因部分海洋机器人通过电缆线与上方的终端设备操作员进行连接控制,以至于电缆线在随着海洋机器人的运行而拉伸,其中电缆线在海内易于受到阻力,进而可能导致过多的部分电缆线存于海内,电缆线会发生缠绕的可能,影响海洋机器人的正常运行;其次目前的海洋机器人对于在海内产生故障时,无法进行处理解决,进而使得海洋机器人的运行同步发生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分析故障的海洋探索机器人,以解决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分析故障的海洋探索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分析故障的海洋探索机器人,包括海洋探索体,所述海洋探索体至少包括:
海洋机器人本体,所述海洋机器人本体的一端部经电缆线与上方进行数据的连通,所述海洋机器人本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板;
线体导向装置,所述线体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所述线体导向装置包括与所述电缆线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一端经定位架连接有呈相对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表面经导向丝杆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线体导向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导向丝杆经支撑块的固定作用,且在导向丝杆的一端部转动连接有导向电机,以至于经电缆线的一端部贯穿定位架的内部,且电缆线与定位架卡接固定,导向电机通入电源,以至于导向丝杆可对于导向板进行一段位置的偏移,使得当电缆线与海底内部时,经电缆线向内拉动,会使得与另一端部的电缆线形成拉直作用,防止缠绕;其次也预防了电缆线的海内可能受到损伤影响海洋机器人本体的运行探索。
线体表面水分处理组件,所述线体表面水分处理组件安装在所述线体导向装置的一端部,所述线体表面水分处理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下部经底杆连接有下处理板,所述安装架的上内部经处理丝杆转动连接有上处理板,所述电缆线的表面贯穿所述下处理板与所述上处理板所形成的圆腔内;
本发明的线体表面水分处理组件在具体使用时,其中处理丝杆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有处理丝杆,进而经电缆线贯穿所形成的的圆腔内,通过下处理板对于拉向内拉动后电缆线表面进行水分的刮除,上处理板对于上表面处理刮除,可使得电缆线在向内拉直后得到水分处理;同时,在处理丝杆的顶端部转动连接诶有上电机,以至于将上电机通入电源,使得处理丝杆对于上处理板造成向下运动,便于对不同尺寸的电缆线贴合处理;其次,当海洋机器人本体在使用完毕后,当将其由海洋内部移出时,电缆线的表面易于含有过量的水分存留,即重复操作线体导向装置与线体表面水分处理组件,可使得电缆线会向内部得到收集,同时表面的水分得到处理,以便于对于安全存放于室内或者室外;其次在整个线体导向装置和线体表面水分处理组件的外部经固定板安装有外壳对于内部进行遮挡阻挡水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海洋机器人本体的端部均安装有防碰撞弹簧,所述防碰撞弹簧的一端部安装有圆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海洋机器人本体的表面一端对称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外侧经滑动的导杆安装有预留线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金秋,未经杨金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0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