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1930.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澄;游辉胜;戴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41/00 | 分类号: | B23Q41/00;B23Q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座 自动化 加工 生产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包括中央控制装置、输送机构、第一数控立车、第二数控立车、数控立铣、机器人,输送机构适于将机座毛坯输送至机器人抓取位置;第一数控立车适于对来自于机器人抓取位置的机座毛坯进行内孔车削;第二数控立车适于对完成第一数控立车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止口车削以及上端部的钻孔与攻丝;数控立铣适于对完成第二数控立车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下端部以及出线孔进行钻孔攻丝,以及对底脚进行铣削和钻孔攻丝;机器人,适于对机座毛坯和机座成品进行抓取转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通过本发明对机座毛坯的多道加工工序进行自动化设计,提高加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机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一种电动机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要完成一个机座毛坯的加工,需要在不同的机床上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目前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这样就需要多个操作工在产线上不同位置进行协同操作,通过人工来进行上下料、操作机床等,这样就使得机座毛坯加工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采用人工形式,不能满足部分对加工角度有要求的情况,容易导致定位不精确,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尤其对于较小体积的机座,单个工序加工时间短,操作工需要不停的进行上下料和操作机床,使得工人劳动强度高,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可实现对机座毛坯的自动化加工。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包括中央控制装置、输送机构、第一数控立车、第二数控立车、数控立铣、机器人,中央控制装置分别与输送机构、第一数控立车、第二数控立车、数控立铣、机器人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其中,输送机构适于将机座毛坯输送至机器人抓取位置;第一数控立车适于对来自于机器人抓取位置的机座毛坯进行内孔车削;第二数控立车适于对完成第一数控立车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止口车削以及上端部的钻孔与攻丝;数控立铣适于对完成第二数控立车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下端部以及出线孔进行钻孔攻丝,以及对底脚进行铣削和钻孔攻丝;机器人,适于对机座毛坯和机座成品进行抓取转运。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还包括定位挡板,定位挡板设置在输送机构的机器人抓取位置,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适于在机座毛坯到达机器人抓取位置后对机座毛坯进行初步定位。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输送机构的起始端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适于将机座毛坯套设于其中。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还包括定位台,定位台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并在其控制下对来自于第一数控立车的机座毛坯进行精准定位。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还包括换向台,换向台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并在其控制下对完成第二数控立车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换向。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还包括抽检机构,抽检机构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适于对第一数控立车、第二数控立车、数控立铣任一机床加工完成的机座毛坯或机座成品进行抽检。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抽检机构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对待抽检机座进行夹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输送机座毛坯步骤、第一数控立车加工步骤、第二数控立车加工步骤、数控立铣加工步骤,其中,输送机座毛坯步骤,将机座毛坯输送至机器人抓取位置;第一数控立车加工步骤,对来自于机器人抓取位置的机座毛坯进行内孔车削;第二数控立车加工步骤,对完成第一数控立车加工步骤的机座毛坯进行止口车削以及上端部的钻孔攻丝;数控立铣加工步骤对完成第二数控立车加工步骤的机座毛坯的下端部及出线孔进行钻孔攻丝,以及对机座毛坯的底脚进行铣削和钻孔攻丝。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在输送机座毛坯步骤和第一数控立车加工步骤之间还包括定位挡板定位步骤,定位挡板定位步骤对到达机器人抓取位置的机座毛坯进行初步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