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1946.5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游辉胜;李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41/00 | 分类号: | B23Q41/00;B23Q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座 自动化 加工 生产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包括中央控制装置、输送机构、立车机床、卧铣机床和机器人,其中,输送机构适于机座毛坯输送至机器人抓取位置;立车机床适于对机座毛坯进行内孔和止口的车削;卧铣机床适用于对完成立车机床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出线孔和吊耳的钻孔攻丝、底脚的铣削和钻孔攻丝、上端部和下端部的钻孔攻丝;机器人适于对机座毛坯或机座成品进行抓取转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本发明实现机座自动化生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合理设置不同工序的加工装置配比、统筹加工流程和时序,使得加工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自动化加工机座毛坯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一些机座毛坯进行加工时,首先由操作工将机座毛坯吊装到机床内,然后手动进行定位,在数控立车上进行内孔和止口的车削,然后到摇臂钻上进行出线孔及吊耳的钻孔攻丝,最后到手动铣床上进行底脚的铣削和钻孔攻丝。可以看到,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在不同的机床上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需要多个操作工协作完成,同时需要靠操作工手动上下料,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不同操作工上下料时的主观判断不一样导致上下料定位精度不高,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率。此外,当前加工机座毛坯时未实现加工装置配比和加工时序的统筹安排,这样由于各道工序加工耗时不同,就会使得加工效率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用以解决以上问题。内容如下:
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适用于加工机座毛坯,包括中央控制装置、输送机构、立车机床、卧铣机床和机器人,中央控制装置分别与输送机构、立车机床、卧铣机床以及机器人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其中,输送机构,适于机座毛坯输送至机器人抓取位置;立车机床,适于对机座毛坯进行内孔和止口的车削;卧铣机床,适用于对完成立车机床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出线孔和吊耳的钻孔攻丝、底脚的铣削和钻孔攻丝、上端部和下端部的钻孔攻丝;机器人适于对机座毛坯或机座成品进行抓取转运。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卧铣机床包括卧铣1号工作台、卧铣2号工作台和工作台交换机构,卧铣1号工作台对完成立车机床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出线孔和吊耳的钻孔攻丝、底脚的铣削和钻孔攻丝,卧铣2号工作台对完成卧铣1号工作台加工的机座毛坯进行上端部和下端部的钻孔攻丝,工作台交换机构用于卧铣1号工作台和卧铣2号工作台的交换。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还包括视觉定位机构,视觉定位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上,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适于在机座毛坯到达机器人抓取位置后对机座毛坯进行初步定位。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还包括定位台,定位台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并在其控制下对来自于机器人抓取位置的机座毛坯进行精确定位。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立车机床包括第一立车机床和第二立车机床,第一立车机床和第二立车机床同时进行机座毛坯的车削加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输送机座毛坯步骤、立车机床加工步骤和卧铣机床加工步骤,其中,输送机座毛坯步骤将将机座毛坯输送到机器人抓取位置;立车机床加工步骤对来自于机器人抓取位置的机座毛坯进行内孔和止口车削;卧铣机床加工步骤对完成立车机床加工步骤的机座毛坯进行出线孔和吊耳的钻孔攻丝、底脚的铣削和钻孔攻丝、上端部和下端部的钻孔攻丝。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一种机座自动化加工方法,卧铣机床加工步骤包括卧铣1号工作台加工步骤和卧铣2号工作台加工步骤,其中卧铣1号工作台加工步骤对完成立车机床加工步骤的机座毛坯进行进行出线孔和吊耳的钻孔攻丝、底脚的铣削和钻孔攻丝,卧铣2号工作台加工步骤对完成卧铣号工作台加工步骤的机座毛坯进行上端部和下端部的钻孔攻丝,卧铣1号工作台加工步骤和卧铣2号工作台加工步骤之间还包括交换工作台步骤,交换工作台步骤对卧铣1号工作台和卧铣2号工作台进行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