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磨损增长综合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1964.3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龙;涂智雄;向群;官益豪;裴卫农;汪涛;王健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Q10/04;G06Q50/04;G06F111/10;G06F113/14;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汪丹琪 |
地址: | 3171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蒸汽 发生器 传热 磨损 增长 综合 预测 方法 | ||
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磨损增长综合预测方法,涉及蒸汽发生器检修领域,方法包括:步骤S01,计算平台获取计算数据。步骤S02,计算平台计算磨损率,将磨损率与修理限值进行比较,若大于,则进行维修标记,否则进入步骤S03。步骤S03,计算平台采用等体积增长方法计算,获得第一预测深度。步骤S04,计算平台将第一深度与第一预测深度进行比较,若小于则采用等体积增长方法计算获得第二预测深度,然后计算出预测磨损率,否则采用等深度增长方法计算。步骤S05,计算平台将预测磨损率与修理限值进行比较,若大于,则进行提前维修标记,否则不进行标记。本发明可以区分磨损类型进行预测,且可以使用更贴近磨损情况的预测方式,预测准确且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器检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磨损增长综合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面积的60%。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承担多项重要安全相关功能,不仅用以维持一回路系统的压力及水装量,而且是一回路与二回路热量传递的唯一边界,同时也是用于防止一回路冷却剂内放射性裂变产物进入二回路系统的重要保护屏障。然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在运行期间不仅需要承受一、二次侧高温差、高压差以及高流速等产生的高应力,而且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作为二回路系统的“垃圾桶”,二回路系统产生的泥渣、异物等均会最终沉积在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导致运行环境十分恶劣,使得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不断受到腐蚀及机械损伤等降质因素影响,最终导致传热管产生磨损、裂纹、壁厚减薄、甚至泄漏破裂等降质失效现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耗蚀、凹坑、应力腐蚀开裂、晶间侵蚀、点蚀以及一次侧应力腐蚀开裂等降质机理,国外压水堆核电厂发生过多起蒸汽发生器600合金传热管破裂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从一回路泄漏到二回路以及难以控制的复杂电厂瞬态,甚至为此进行了蒸汽发生器更换,采用抗腐蚀性能更优Inconel690TT传热管。国内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普遍采用抗腐蚀性能更优690TT传热管设计,根据国内外压水堆核电机组Inconel690TT传热管运行经验,“磨损”被认为是目前Inconel690TT传热管主要的降质机理,主要发生于传热管与支撑接触区域,包括支撑板和防振条。在检修时,要及时发现壁厚损失是否需要堵管。而检修是有间隔时间的,若这次检测到壁厚不需要堵管,但是无法确定当前的传热管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到下次检修,因此对于下次检修时传热管的磨损情况预测变得十分重要。
例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400927A,公布日2020年7月10日,发明的名称为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管道内腐蚀增长预测方法及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管道内腐蚀增长预测方法及装置,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管道内腐蚀增长预测方法包括:利用Lasso压缩估计算法对预先获取的管道内腐蚀增长预测模型的自变量进行筛选;基于广义线性可加模型,根据筛选后的自变量以及管道内腐蚀增长率建立所述管道内腐蚀增长预测模型;根据所述管道内腐蚀增长预测模型预测所述管道内腐蚀增长率。该发明虽然可基于现有管道内腐蚀数据进行建模,并对未来的腐蚀深度进行准确估算,进而可以确定内检测周期以及制定维修计划,但是对于磨损情况下的模型建立无法区分多种磨损类型,而且无法精准得使用更贴近磨损情况的预测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管道磨损预测中无法区分多种磨损类型,而且无法精准得使用更贴近磨损情况的预测方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区分磨损类型进行预测,且可以使用更贴近磨损情况的预测方式的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磨损增长预测综合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磨损增长综合预测方法,用于预测发生在传热管与支撑接触区域的磨损;若干个传热管相邻之间设有防振条,每个传热管外均设有若干个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未经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