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用于生产锯条的钢带焊口和/或缺陷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2179.X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彭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B21D28/26;B23D6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刘冬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用于 生产 锯条 钢带焊口 缺陷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识别用于生产锯条的钢带焊口和/或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生产锯条的铣齿工序之前,在被加工钢带(100)上靠近每个焊口位置和/或靠近每个加工缺陷位置均开设标识部(1001),所述标识部(1001)为通孔或凹槽;
步骤(B):在生产锯条的分齿和/或淬火和/或滚轧和/或喷码和/或嵌塑工序中,若检测到行进的被加工钢带(100)上的标识部(1001),则令被加工钢带(100)停止行进,并发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生产线停止运行信号和/或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锯条齿高为h,定义第一侧部(100A)为用于形成锯条锯齿的被加工钢带(100)侧部,定义第二侧部(100B)为与第一侧部相对的被加工钢带(100)侧部;
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被加工钢带(100)上靠近焊口位置开设标识部的同时,在该焊口位置开设由第一侧部(100A)向第二侧部(100B)延伸的通槽(1002),使得在被加工钢带(100)宽度方向上与第一侧部的间距不小于h的被加工钢带(100)范围内无焊接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C):若在生产锯条的喷码和/或嵌塑工序中接收到第一信号,则在被加工钢带(100)的焊口位置、加工缺陷位置均切断被加工钢带(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中检测标识部(1001)的方法为:利用位于被加工钢带(100)上方或下方的测距传感器测量到被加工钢带(100)的距离d2,若d2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判断检测到标识部(1001);或
所述标识部(1001)为通孔,所述步骤(B)中检测标识部(1001)的方法为:利用位于被加工钢带(100)上方的光信号发射单元SQ1向被加工钢带(100)发射光线,若位于被加工钢带(100)下方的光信号接收单元SQ2接收到光线,则判断检测到标识部(1001),所述光信号发射单元SQ1的发射端、光信号接收单元SQ2的接收端均朝向被加工钢带(100)设置,且所述光信号发射单元SQ1的发射端、光信号接收单元SQ2的接收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被加工钢带(100)表面;优选地,被加工钢带(100)上方沿被加工钢带(100)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光信号发射单元SQ1。
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孔装置,用于在被加工钢带(100)上开设标识部(1001);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被加工钢带(100)上是否有标识部(1001),且在检测到标识部(1001)时发出第一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装置包括压力机、用于支撑被加工钢带(100)的基座,所述压力机的压力头可沿垂直于基座高度方向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低于第二高度位置;
所述基座上表面上方形成供被加工钢带(100)穿过的通道,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3)或导向套(4),所述压力头上固定设置有与导向杆(3)或导向套(4)相配合的导向套(4)或导向杆(3);
所述压力头上还固定有沿基座高度方向设置且向基座延伸的第一冲头(10);
当所述压力机的压力头运动到第一高度位置时,所述第一冲头(10)底端与基座上表面的距离小于被加工钢带(100)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头(10)在基座上的投影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冲头(10)外径相配合的第一通孔(101)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101)或第一凹槽由第一圆柱孔(101A)、位于第一圆柱孔(101A)下方且由上到下直径逐渐变大的第一尺寸渐变孔(101B)形成,所述第一圆柱孔(101A)的直径与第一冲头(10)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一尺寸渐变孔(101B)顶端直径与第一圆柱孔(101A)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21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电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物料移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