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发剂中贵金属的溶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4782.1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剧长生;胡正;陈合刚;刘晓惠;康延召;吴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06;C22B1/02;C22B11/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9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净化 催发 贵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发剂中贵金属的溶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发剂进行硫酸化焙烧,焙烧后的焙砂采用稀酸浸出,浸出后的滤渣加碱焙烧,加碱焙烧后的焙砂水浸,除掉大部分贱金属之后的渣采用酸加氧化剂浸出其中贵金属,浸出大部分铂族金属后获得的浸出渣再与过氧化钠及硫酸氢钠混合在合适的温度下焙烧,该焙砂再酸浸出进一步溶出贵金属。该法具有能耗低、工艺简便、药剂用量省、渣量低和铂族金属浸出率高的特点,不仅可以回收贱金属,而且可以增加贵金属的浸出率,最大化的对废催化剂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利润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发剂中贵金属的溶出方法。
背景技术
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发剂属于三元催发剂,一般为粒状或整块状。粒状包括圆柱形或球形,整块状为连续的蜂窝状结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粒状催发剂载体为γ-Al2O3,蜂窝状结构是铁质堇青石2FeO﹒2Al2O3﹒5SiO2,或者镁质堇青石2MgO﹒2Al2O3﹒5SiO2,目前所用的汽车催发剂中95%是蜂窝状堇青石陶瓷载体。从三元催发剂中回收铂族金属可以采用湿法、火法回收,或者采用湿法-火法联合的方法。
目前,载体为γ-Al2O3的废弃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回收铂族金属的工艺比较成熟,处理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以蜂窝状为载体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处理起来比较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采用纯湿法回收铂族金属存在铑浸出率低的问题;采用先火法熔炼高温富集铂族金属,再进行后续贵金属湿法分离工艺存在尾气处理成本高、工艺流程长,会有部分贵金属分布于火法熔炼渣中,导致回收起来很麻烦。
有专利先把废催化剂粉碎至200目以下,然后在600℃~700℃的温度下加入废催化剂质量的8%~14%的硫酸氢钠和废催化剂及熔剂总质量1%~3%的氧化剂NaClO或NaClO3进行焙烧,焙砂水浸,水浸渣再采用盐酸加氧化剂双氧水浸出贵金属。该工艺虽然贵金属浸出率高,但药剂消耗量大,贱金属没有很好地予以回收,渣量大。
也有专利先采用硫酸在150℃下熟化,后采用加碱在700℃~800℃温度下焙烧7h~8h,反复2~3次,其中Al2O3的溶出率大于98%,同时通常在硫酸熟化前,需要采用高温加热,加热温度1100℃~1200℃,加热时间3h~4h。该工艺存在能耗较高,工艺较繁琐;先硫酸熟化温度过低,铝溶出率有限,在碱焙烧段才能深度熔铝,导致硅酸钠和铝酸钠一道溶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分离硅铝,导致工艺冗长;另外,对于氯化浸出之后的渣没有进行特别处理,铑的溶出会受到限制,难溶部分的贵金属铑很难溶解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发剂中贵金属的溶出方法,本发明采用对以蜂窝状为载体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先进行硫酸化焙烧和加碱焙烧,然后对减量渣进行铂族金属的氯化浸出,对氯化浸出渣再特别处理,以提高铂族金属的浸出率,该方法具有能耗低、工艺简便、药剂用量省、渣量低和铂族金属浸出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发剂中贵金属的溶出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粉碎:将废催化剂进行粉碎,得到粒径为200~400目的物料;
步骤二、硫酸焙烧: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物料与浓硫酸混合,然后将混合料在马弗炉中焙烧,得酸化焙砂物料;
步骤三、焙砂浸出:将步骤二中的硫酸化焙烧后的焙砂物料采用稀硫酸溶解,反应结束后,溶液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步骤四、加碱焙烧:将步骤三中的滤渣与碱混合,然后将混合料在马弗炉中进行焙烧,得到碱化焙砂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4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