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进行废气处理的树脂砂轮烧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660.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少强;郑子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日新陶瓷磨削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08B5/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周春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进行 废气 处理 树脂 砂轮 烧结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能够进行废气处理的树脂砂轮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护装置(1),所述外护装置(1)内设置有传送装置(2),所述传送装置(2)上轴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电气连接设置有控制装置,
外护装置(1),包括:
箱状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壁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电热装置,外壳(10)前部的上端设置有开放的进料口(11)、外壳(10)后部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2)、外壳(10)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并列的多个排气罩(13),所述排气罩(13)的中部连通设置有补风嘴(17),排气罩(13)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弯曲状的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末端连通设置有总排气管(15),所述总排气管(15)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送风机(16)、换热器(191),所述换热器(191),包括:放热通道、受热通道,所述放热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尾气处理设备处,所述受热通道两端连通设置有增压风机(192)、缓冲罐(193),所述缓冲罐(193)与补风嘴(17)相连通;
所述送风机(16)、增压风机(192)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并且两者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传送装置(2),包括:
设置于外护装置(1)内的限位机构(21),所述限位机构(21)的上、下边沿处固定设置有与外护装置(1)固定连接的支撑脚(22),限位机构(21)上滚动插设有多个同步轮(23),所述同步轮(23)上链接设置有同步链(24),同步轮(23)与驱动机构轴向连接,所述同步链(24)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机构(20),所述支撑机构(20)设置为多圈环状结构,并通过限位机构(21)实现各圈环状结构的升、降,支撑机构(20)用以放置生料树脂砂轮在外护装置(1)内进行烧结,
限位机构(21)设置为沿左右方向对称的第一限位机构(21-A)、第二限位机构(21-B),包括:
圆角矩形状的限位板(210),所述限位板(210)的四周设置有并列的外槽(210-A)、内槽(210-B),将限位板(210)的边缘分割为三层结构,限位板(210)上、下边缘处设置有固定支撑脚(22)的多个安装孔(211),限位板(210)的板面上贯穿设置有插设同步轮(23)的通孔(212),限位板(210)外侧板面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一滑道(213-A),内槽(210-B)内的限位板(210)外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二滑道(213-B),外槽(210-A)内的限位板(210)外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三滑道(213-C),
所述第一滑道(213-A)、第二滑道(213-B)、第三滑道(213-C)的环状结构依次增大,即为第三滑道(213-C)套设于第一滑道(213-A)、第二滑道(213-B)外,第二滑道(213-B)套设于第一滑道(213-A)外;第一滑道(213-A)的上部沿支撑机构(20)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下滑道(214-A)、第一返回滑道(215-A),第二滑道(213-B)的上部沿支撑机构(20)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下滑道(214-B)、第二返回滑道(215-B),第三滑道(213-C)的上部沿支撑机构(20)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下滑道(214-C)、第三返回滑道(215-C);所述第一下滑道(214-A)、第二下滑道(214-B)、第三下滑道(214-C)沿支撑机构(20)的移动方向依次滞后设置,并且三者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返回滑道(215-C)、第二返回滑道(215-B)、第一返回滑道(215-A)沿支撑机构(20)的移动方向依次滞后设置,并且三者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滑道(213-A)、第二滑道(213-B)、第三滑道(213-C)后方的垂直端设置于出料口(12)的上方,并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凸滑道(216-A)、第二凸滑道(216-B)、第三凸滑道(216-C),
支撑机构(20)是多圈环状结构,包括:
由内至外依次滑动连接设置的内撑机构(200)、第三外撑机构(203)、第二外撑机构(202)、第一外撑机构(201),
所述内撑机构(200),包括:
基座(2001),所述基座(2001)的下端设置有与同步链(24)固定连接的固定座(2002),基座(2001)上与支撑机构(20)移动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2003),所述支撑座(2003)用以保持支撑机构(20)平移时的稳定性,基座(200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2004),所述支撑杆(2004)的上端设置有小于其外径的顶头(2005),所述顶头(2005)的外径与树脂砂轮的内孔径相等;
所述第三外撑机构(203),包括:
滑动插设于支撑杆(2004)上的第三撑环(2031),所述第三撑环(2031)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三下撑杆(2032),所述第三下撑杆(2032)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插设于第三滑道(213-C)内的第三滑杆(2033),第三撑环(2031)下端外边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三限位板(2034);
所述第二外撑机构(202),包括:
滑动插设于第三限位板(2034)上的第二撑环(2021),所述第二撑环(2021)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下撑杆(2022),所述第二下撑杆(2022)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插设于第二滑道(213-B)内的第二滑杆(2023),第二撑环(2021)下端内边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内板(2024),所述第二限位内板(2024)与第三限位板(2034)滑动连接,第二撑环(2021)下端外边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外板(2025);
所述第一外撑机构(201),包括:
滑动插设于第二限位外板(2025)上的第一撑环(2011),所述第一撑环(2011)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下撑杆(2012),所述第一下撑杆(2012)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插设于第一滑道(213-A)内的第一滑杆(2013),第一撑环(2011)下端内边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板(2014),所述第一限位板(2014)与第二限位外板(2025)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日新陶瓷磨削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日新陶瓷磨削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6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