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进行废气处理的树脂砂轮烧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660.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少强;郑子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日新陶瓷磨削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08B5/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周春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进行 废气 处理 树脂 砂轮 烧结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废气处理的树脂砂轮烧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护装置,外护装置内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上轴接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电气连接设有控制装置;外护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壁设有电热装置,外壳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排气罩,排气罩上设有补风嘴,并连通设有排气管、总排气管、送风机、换热器、尾气处理设备、增压风机、缓冲罐;传送装置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上设有支撑脚、同步轮、同步链,同步链上设有多圈环状结构的支撑机构,并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各圈环状结构的升、降。本发明的一种能够进行废气处理的树脂砂轮烧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重复利用烧结尾气的温度;吹扫防止废气中的固体颗粒高温聚集并堵塞;双面烧结,加快有害物质的气化,并且提高烧结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废气处理的树脂砂轮烧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树脂,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其可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是指主链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铝、钛、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构成,根据不同的链接结构形式,其也具有不同的特性,并运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中。
树脂砂轮,是采用树脂、砂料做成的砂轮。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自锐性好、耐热性好、制作简便,工艺周期短的特点。树脂砂轮,主要应用产品,包括:切割片、双端面、重负荷砂轮、抛光轮等;广泛用于粗磨、荒磨、切断和自由磨削,如磨钢锭,铸件打毛刺等。
树脂砂轮的生产流程为:混料、成型、硬化、成品。其中,成型过程、硬化过程皆是通过单面烧结进行,然而,现有的树脂砂轮生产设备,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生产过程中产生高温废气,先冷却再处理,造成热量损失,或者,直接外排,造成环境污染;
2、废气收集装置易堵塞;
3、单面烧结,其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废气处理的树脂砂轮烧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热量回用至生产工艺中,废气处理至排放标准后再外排;通过吹扫的方式防止废气中的固体颗粒高温聚集并堵塞;双面烧结,加快有害物质在烧结过程中的气化,并且提高烧结效率高。
本发明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进行废气处理的树脂砂轮烧结装置,包括:
外护装置,所述外护装置内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轴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电气连接设置有控制装置。
外护装置,包括:
箱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电热装置,外壳前部的上端设置有开放的进料口、外壳后部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外壳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并列的多个排气罩,所述排气罩的中部连通设置有补风嘴,排气罩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弯曲状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末端连通设置有总排气管,所述总排气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送风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放热通道、受热通道,所述放热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尾气处理设备处,所述受热通道两端连通设置有增压风机、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与补风嘴相连通;
所述送风机、增压风机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并且两者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传送装置,包括:
设置于外护装置内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上、下边沿处固定设置有与外护装置固定连接的支撑脚,限位机构上滚动插设有多个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上链接设置有同步链,同步轮与驱动机构轴向连接,所述同步链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为多圈环状结构,并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各圈环状结构的升、降,支撑机构用以放置生料树脂砂轮在外护装置内进行烧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日新陶瓷磨削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日新陶瓷磨削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