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友好型连铸中间包干式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6106.8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姚亚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友好 型连铸 中间 包干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连铸中间包干式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干式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镁橄榄石生料10~25份、镁碳复合料20~50份、烧结镁砂20~60份、改性固体树脂粉0.5~2份、磷酸镁胶结剂2~4份、促烧剂0.3~0.8份、增强剂0.3~0.8份。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连铸中间包干式料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性能,使用过程中强度高、整体性能好,抗渣侵蚀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且能自动解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间包干式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连铸中间包干式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中间包干式料使用的结合剂主要包括固体树脂粉、无机盐、多羟基糖等,添加剂包括硼酸、硫酸盐、粘土等促烧剂。采用固体树脂粉作结合剂时,在中间包干式料烘烤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甲酚、二甲醛等气体,污染环境,有损职工健康;采用无机盐作结合剂时,带模烘烤后强度较低,脱模过程操作不当会造成局部干式料垮塌和较大裂纹的产生,使用过程中干式料的抗渣性较差,使干式料在服役过程中发生过烧结而与中间包永久衬发生粘连,难以自动翻包;而以多羟基糖作为结合剂的干式料烘包温度低,环境友好,但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连铸中间包干式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干式料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性能,使用过程中强度高、整体性能好,抗渣侵蚀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且能自动解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境友好型连铸中间包干式料,它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境友好型连铸中间包干式料,它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镁橄榄石生料中MgO质量百分含量≥42%;其中,3mm<粒度≤5mm的镁橄榄石生料占镁橄榄石生料总质量的40~80%,1mm≤粒度≤3mm的天然烧结莫来石占天然烧结莫来石总质量的20~60%。镁橄榄石生料的粒度>5mm时会影响施工质量变差,上述镁橄榄石生料的粒度级配为最佳范围,各个粒度镁橄榄石生料的重量百分比超出上述范围会直接影响干式料的粒度级配,进而影响产品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镁碳复合料中MgO质量百分含量≥60%;其中,3mm<粒度≤5mm的镁碳复合料占镁碳复合料总质量的20~50%,1mm<粒度≤3mm的镁碳复合料占镁碳复合料总质量的30~60%,0.088mm≤粒度≤1mm的镁碳复合料占镁碳复合料总质量的10~30%。由于复合料中假颗粒的存在会影响干式料的整体粒度级配和强度,加入粒度<0.088mm的镁碳复合料会导致干式料烧结性能和中高温强度变差。上述镁碳复合料的粒度级配为最佳范围,各个粒度镁碳复合料的重量百分比超出上述范围会直接影响干式料的粒度级配,进而影响产品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镁碳复合料的使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能够增加干式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抗渣侵蚀性能和下线后的自动解体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镁砂中MgO质量百分含量≥93%,其中,0.088mm<粒度≤1mm的烧结镁砂占烧结镁砂总质量的20~40%,粒度≤0.088mm的烧结镁砂占烧结镁砂总质量的60~80%。烧结镁砂粒度为0.088mm<粒度≤1mm,粒度≤0.088mm,考虑到节约资源、能耗以及环保因素,粒度>1mm的原料选用原生矿石和再生资源(复合料)。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固体树脂粉的软化点90~110℃,固含量≥96%,残碳量≥50%,游离酚≤4%,粒度≤0.088mm。控制改性固体树脂粉的软化点能够更好满足现场施工与烘烤要求,控制固含量、残碳量、游离酚能保证干式料在带模烘烤后产生足够的强度,不至于因强度和操作不当导致脱模后垮塌、产生较大裂纹;同时可以控制干式料在烘烤过程中产生的挥发份浓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职工身体健康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6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