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纵横梁体系钢桥的无砟轨道组件、施工装置及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27505.6 申请日: 2021-04-21
公开(公告)号: CN113047096B 公开(公告)日: 2023-03-14
发明(设计)人: 谢铠泽;陈树礼;赵维刚 申请(专利权)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主分类号: E01B29/05 分类号: E01B29/05;E01B29/00
代理公司: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代理人: 赵明媚
地址: 050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纵横 体系 轨道 组件 施工 装置 工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纵横梁体系钢桥的无砟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钢梁(1)上的轨道板(2);

在轨道板(2)上设置有承轨台(8),在承轨台(8)上通过扣件铺设有钢轨(3);在轨道板(2)纵向端面上设置有受拉杆(4),

在纵向相邻的轨道板(2)的受拉杆(4)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9);

受拉杆(4)的螺纹段(10)进入到连接组件(9)中并通过连接螺母(11)紧固;

在轨道板(2)中纵向设置有滑槽(6),在滑槽(6)上竖直设置有安装孔(7);轨道板(2)与钢梁(1)的翼缘通过安装孔(7)中的螺栓紧固连接;

滑槽(6)的锚固钢筋与轨道板(2)钢筋笼连接,以保证滑槽(6)浇筑完成后能与轨道板(2)连接成整体;轨道板(2)放置就位后,螺栓从安装孔(7)放入,并贯穿轨道板(2)至钢梁翼缘下方,通过平垫圈、螺母的安装实现轨道板(2)与钢梁(1)之间的连接;

滑槽(6)表面及螺栓表面均覆盖减摩涂料,保证钢梁翼缘发生伸缩位移时,紧固螺栓能在滑槽(6)中移动;滑槽(6)的尺寸由无砟轨道结构与钢桥之间的相对位移确定,以公式1确定:

l=2βΔTL (式1)

式中lβ、ΔTL分别为滑槽(6)长度、钢桥的线膨胀系数、钢桥的温度变化最大值、钢桥固定支座距最远活动支座之间的距离,即温度跨度;l满足式2的条件:

l≤2a-l1 (式2)

式中al1分别为扣件间距、承轨台宽度;

滑槽(6)的个数由轨道板(2)所承受的横向力决定,按照式3确定:

N=Q/0.7/min (πd2/4fv,dtfc) (式3)

式中Q为单块轨道板(2)所承受的最大横向荷载,d为所采用的螺栓直径,t为钢桥翼缘厚度,fv、fc分别为螺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和承压强度设计值;

安装孔(7)作为轨道板(2)的排水孔;

受拉杆(4)与轨道板(2)钢筋笼相连接,并通过浇筑混凝土与轨道板(2)成为整体,受拉杆(4)包含外露的螺纹段(10)及无螺纹段;轨道板(2)铺设完成后,通过将相邻轨道板(2)纵向连接,并保证连接螺母(11)位于有螺纹与无螺纹的临界位置;在连接组件(9)中通过泡沫板封闭并填充树脂层;

扣件包括设置在承轨台(8)上的镶嵌块(12),镶嵌块(12)将钢轨(3)在承轨台(8)上定位;

在承轨台(8)上设置有螺栓,以上穿镶嵌块(12)连接有下扣件(13),下扣件(13)通过螺栓紧压在钢轨(3)下端两侧上表面上;

两侧的承轨台(8)的上表面横向倾斜呈V型;

在钢梁(1)与轨道板(2)之间设置有间隔层;

在轨道板(2)上纵向端头设置有安装咬合部(21),以实现与相邻的轨道板(2)的安装咬合部(21)咬合设置;

间隔层包括板下胶垫(5);板下胶垫(5)的厚度h按照式4进行初步计算:

h=E/K (式4);

式中E板下胶垫材料的弹性模量,K为所要达到的轨道板支撑面刚度;

板下胶垫(5)通过粘结材料与轨道板(2)底部上连接;板下胶垫(5)与钢梁(1)的翼缘接触的下表面设置有减摩涂料;

或间隔层包括底板件(14),在轨道板(2)与底板件(14)之间设置有沙袋层(22);在钢梁(1)上表面设置有下陷内凹部(15),在底板件(14)下表面设置有上嵌内凹部(16),在底板件(14)上设置有石墨加注口(17);

连接组件(9)包括中空的连接框架(60);在连接框架(60)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螺丝直孔(62),在连接框架(60)一侧设置有连接侧工艺开口(61),在连接框架(60)中设置有连接中间工艺棱柱(63),在中间工艺棱柱(63)上纵向滑动有两个且对称有连接后挡套(64),在连接后挡套(64)上设置有连接纵向导向架(65),在连接框架(60)上设置有纵向滑槽,连接纵向导向架(65)在纵向滑槽中滑动;连接后挡套(64)与连接螺母(11)之间设置有连接前挡套,在连接后挡套(64)与连接前挡套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向顶簧(67);

连接前挡套套装在螺纹段(10)上且键连接;

连接前挡套前端面具有套在连接螺母(11)上的内六方止口;

在两个连接后挡套(64)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向力测量杆(66),

在两个连接后挡套(64)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调隙挡片(68);

无砟轨道组件基于施工装置施工;

施工装置包括机动双向运送车(23);机动双向运送车(23)具有机动牵引部(24),机动牵引部(24)连接有主运送车;

主运送车纵向多级伸缩设置;

在机动牵引部(24)上设置有主运送部(25);

在主运送部(25)上设置有锁车偏心轮(26),在主运送部(25)上设置有上表面或下表面与锁车偏心轮(26)压力接触锁车连接架(27),在锁车连接架(27)上连接有锁车锁合弹簧销(28),以下降将主运送车收缩固定;

在主运送部(25)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牵拉板(29)及第一导向销(30);在第一牵拉板(29)尾部伸缩有中间拖车架(31),在中间拖车架(31)前端设置有第二受牵板(32),第二受牵板(32)与第一牵拉板(29)搭接;在中间拖车架(3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锁车锁合弹簧销(28)的第二锁车孔(33)、第二被动槽(34)及第二主动槽(35);在中间拖车架(31)尾部设置有第二牵拉板(36);

第一导向销(30)在第二被动槽(34)中纵向滑动;

在中间拖车架(31)尾部伸缩有第三拖车架(37),在第三拖车架(37)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工艺槽(38)、第三受牵板(39)、用于插入锁车锁合弹簧销(28)的第三锁车孔(40)及第三导向块(41);

第二牵拉板(36)与第三受牵板(39)搭接设置;

第三导向块(41)在第二主动槽(35)中纵向移动;

在第三拖车架(37)尾部设置有后端开口的牵引卡座(42),在后端开口下唇部铰接有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

在后端开口上唇部铰接有牵引旋转挡板(44);

机动双向运送车(23)用于往返于材料地与施工路段;主运送部(25)用于在施工路段主动前行被牵拉反向运动;机动牵引部(24)顶开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正向进入到牵引卡座(42);通过牵引旋转挡板(44)控制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是否反向打开;

当牵引旋转挡板(44)向下旋转后,阻挡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外摆动;

在第三拖车架(37)和/或中间拖车架(31)下端设置有摆动腿组件(45),摆动腿组件(45)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拖车架(37)和/或中间拖车架(31)下端设置的大腿固定座(46),在大腿固定座(46)下端具有倾斜端头,在倾斜端头的垂直轴上旋转设置有小腿摆动行走架(47)的上端部;小腿摆动行走架(47)以倾斜端头的垂直轴为中心线做圆锥面摆动;小腿摆动行走架(47)在摆动上行终点为水平状态,小腿摆动行走架(47)在摆动下行终点为竖直状态;

在主运送部(25)上纵向设置有第一行走导轨(48),在第一行走导轨(48)上行走有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

在中间拖车架(31)上纵向设置有与第一行走导轨(48)横向相错的第二移动行走导轨(49),在第三拖车架(37)上纵向设置有与第二移动行走导轨(49)横向相错的第三移动行走导轨(50);

在第一行走导轨(48)尾部设置有第一输出端(52),第一输出端(5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侧斜挡臂(53)及第一侧斜出口(54);

在第二移动行走导轨(49)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输入端(55)及与第一输出端(52)结构相同的第二输出端(58);第二输入端(55)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输入侧斜挡臂(56)、第二侧斜进口(57);当中间拖车架(31)伸出后,第一侧斜出口(54)与第二侧斜进口(57)衔接;

在第三移动行走导轨(50)前端设置有与第二输入端(55)结构相同的第三输入端(59);当第三拖车架(37)伸出后,第二输出端(58)与第三输入端(59);

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通过第一行走导轨(48)的第一输出端(52)进出第二输入端(55);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通过第二输出端(58)进出第三输入端(59);

在主运送部(25)上设置有存储物料框架,悬臂吊机、全站仪、柴油发电机及泵站;

在主运送车上设置有装配组件;装配组件对无砟轨道组件施工;

在主运送车上竖直设置有连接挡片上料架(71),以层叠放置连接调隙挡片(68),在连接调隙挡片(68)的卡口处设置有连接挡片倒角(69),在连接调隙挡片(68)背面设置有连接挡片后柄部(70);

在连接挡片上料架(71)下出口设置有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在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输入端设置有连接挡片调向弹片(73),在连接调隙挡片(68)下部在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移动,连接调隙挡片(68)上部经过连接挡片调向弹片(73)后,变为竖直状态;

在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输出端倾斜设置有用于悬挂竖直状态的连接调隙挡片(68)卡口的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在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对应连接侧工艺开口(61);在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设置有连接挡片安装机械手(76),以将从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输出的连接调隙挡片(68),从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推动到连接侧工艺开口(61)的连接中间工艺棱柱(63)上;

在连接挡片上料架(71)下出口一侧设置有连接中心驱动齿轮轴(77),在连接中心驱动齿轮轴(77)两侧啮合有反向运动的连接卡口齿条伸缩架(78)及连接柄部齿条伸缩架(79),在连接卡口齿条伸缩架(78)端部设置有连接卡口上托板(80)及连接卡口错位下托板(81);在连接柄部齿条伸缩架(79)端部设置有连接柄部上托板(82)及连接柄部错位下托板(83);

连接卡口上托板(80)用于托举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卡口错位下托板(81)用于托举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两者交替横向移动与对应的连接挡片倒角(69)接触;

连接柄部上托板(82)用于托举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连接柄部错位下托板(83)用于托举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

施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用于对无砟轨道组件施工,

S1,首先,在主运送车上运载无砟轨道组件到施工路段;然后,锁车偏心轮(26)旋转,上顶锁车连接架(27),使得锁车锁合弹簧销(28)克服弹簧力上升与第三锁车孔(40)及第二锁车孔(33);其次,机动牵引部(24)顶开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正向进入到牵引卡座(42)后,反向牵拉第三拖车架(37);

S2,首先,第三拖车架(37)通过第二牵拉板(36)与第三受牵板(39)使得中间拖车架(31)被牵拉;然后,通过第二受牵板(32)与第一牵拉板(29)实现对牵拉展开后定位,同时,通过第一导向销(30)在第二被动槽(34)中纵向滑动,第三导向块(41)在第二主动槽(35)中纵向移动;其次,当展开到行程终点后,通过牵引旋转挡板(44)向上旋转,使得机动牵引部(24)带动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反向打开并分离,小腿摆动行走架(47)以倾斜端头的垂直轴为中心线做圆锥面摆动,小腿摆动行走架(47)从水平状态在摆动下行为竖直状态,以在桥上支撑行走;再次,机动双向运送车(23)往返于材料地与施工路段,以实现将物料送至在施工路段主动前行被牵拉反向运动的主运送部(25)上;

S3,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纵向移动,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通过第一行走导轨(48)的第一输出端(52)进出第二输入端(55),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通过第二输出端(58)进出第三输入端(59),实现将主运送部(25)上物料送至所需路段,并通过机械手送至施工工位;

S4,对无砟轨道进行安装作业;

在进行无砟轨道进行安装作业时;包括以下步骤;

S4.1,首先,在挡片上料架(71)中层叠放置连接调隙挡片(68);然后,机动双向运送车(23)来到连接组件(9)安装工位;

S4.2,首先,连接中心驱动齿轮轴(77)啮合反向驱动连接卡口齿条伸缩架(78)及连接柄部齿条伸缩架(79)运动;然后,连接卡口上托板(80)托举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卡口错位下托板(81)离开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柄部上托板(82)托举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连接柄部错位下托板(83)离开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使得最底层的连接调隙挡片(68)下落;其次,连接卡口上托板(80)离开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卡口错位下托板(81)托举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柄部上托板(82)离开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连接柄部错位下托板(83)托举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使得次底层的连接调隙挡片(68)下落到最顶层位置;

S4.3,首先,最底层的连接调隙挡片(68)下落;然后,在连接调隙挡片(68)下部在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移动,连接调隙挡片(68)上部经过连接挡片调向弹片(73)后,变为竖直状态;其次,依次挂到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上,并沿着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滑落到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处;连接挡片安装机械手(76)以将从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输出的连接调隙挡片(68),从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推动到连接侧工艺开口(61)的连接中间工艺棱柱(63)上;

S4.4,在执行S4.3之前,首先,根据连接轴向力测量杆(66)测量数值,计算两个连接后挡套(64)之间设置插入连接调隙挡片(68)的数量;其次,在与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对应处,在连接中间工艺棱柱(63)上产生用于插装连接调隙挡片(68),产生轴向外顶力,通过连接后挡套(64),连接轴向顶簧(67),使得连接前挡套的内六方止口压在连接螺母(11)上实现轴向防松 。

2. 一种用于纵横梁体系钢桥的无砟轨道组件的施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施工的无砟轨道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钢梁(1)上的轨道板(2);

在轨道板(2)上设置有承轨台(8),在承轨台(8)上通过扣件铺设有钢轨(3);在轨道板(2)纵向端面上设置有受拉杆(4),

在纵向相邻的轨道板(2)的受拉杆(4)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9);

受拉杆(4)的螺纹段(10)进入到连接组件(9)中并通过连接螺母(11)紧固;

在轨道板(2)中纵向设置有滑槽(6),在滑槽(6)上竖直设置有安装孔(7);轨道板(2)与钢梁(1)的翼缘通过安装孔(7)中的螺栓紧固连接;

滑槽(6)的锚固钢筋与轨道板(2)钢筋笼连接,以保证滑槽(6)浇筑完成后能与轨道板(2)连接成整体;轨道板(2)放置就位后,螺栓从安装孔(7)放入,并贯穿轨道板(2)至钢梁翼缘下方,通过平垫圈、螺母的安装实现轨道板(2)与钢梁(1)之间的连接;

滑槽(6)表面及螺栓表面均覆盖减摩涂料,保证钢梁翼缘发生伸缩位移时,紧固螺栓能在滑槽(6)中移动;滑槽(6)的尺寸由无砟轨道结构与钢桥之间的相对位移确定,以公式1确定:

l=2βΔTL (式1)

式中lβ、ΔTL分别为滑槽(6)长度、钢桥的线膨胀系数、钢桥的温度变化最大值、钢桥固定支座距最远活动支座之间的距离,即温度跨度;l满足式2的条件:

l≤2a-l1 (式2)

式中al1分别为扣件间距、承轨台宽度;

滑槽(6)的个数由轨道板(2)所承受的横向力决定,按照式3确定:

N=Q/0.7/min (πd2/4fv,dtfc) (式3)

式中Q为单块轨道板(2)所承受的最大横向荷载,d为所采用的螺栓直径,t为钢桥翼缘厚度,fv、fc分别为螺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和承压强度设计值;

安装孔(7)作为轨道板(2)的排水孔;

受拉杆(4)与轨道板(2)钢筋笼相连接,并通过浇筑混凝土与轨道板(2)成为整体,受拉杆(4)包含外露的螺纹段(10)及无螺纹段;轨道板(2)铺设完成后,通过将相邻轨道板(2)纵向连接,并保证连接螺母(11)位于有螺纹与无螺纹的临界位置;在连接组件(9)中通过泡沫板封闭并填充树脂层;

扣件包括设置在承轨台(8)上的镶嵌块(12),镶嵌块(12)将钢轨(3)在承轨台(8)上定位;

在承轨台(8)上设置有螺栓,以上穿镶嵌块(12)连接有下扣件(13),下扣件(13)通过螺栓紧压在钢轨(3)下端两侧上表面上;

两侧的承轨台(8)的上表面横向倾斜呈V型;

在钢梁(1)与轨道板(2)之间设置有间隔层;

在轨道板(2)上纵向端头设置有安装咬合部(21),以实现与相邻的轨道板(2)的安装咬合部(21)咬合设置;

间隔层包括板下胶垫(5);板下胶垫(5)的厚度h按照式4进行初步计算:

h=E/K (式4);

式中E板下胶垫材料的弹性模量,K为所要达到的轨道板支撑面刚度;

板下胶垫(5)通过粘结材料与轨道板(2)底部上连接;板下胶垫(5)与钢梁(1)的翼缘接触的下表面设置有减摩涂料;

或间隔层包括底板件(14),在轨道板(2)与底板件(14)之间设置有沙袋层(22);在钢梁(1)上表面设置有下陷内凹部(15),在底板件(14)下表面设置有上嵌内凹部(16),在底板件(14)上设置有石墨加注口(17);

连接组件(9)包括中空的连接框架(60);在连接框架(60)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螺丝直孔(62),在连接框架(60)一侧设置有连接侧工艺开口(61),在连接框架(60)中设置有连接中间工艺棱柱(63),在中间工艺棱柱(63)上纵向滑动有两个且对称有连接后挡套(64),在连接后挡套(64)上设置有连接纵向导向架(65),在连接框架(60)上设置有纵向滑槽,连接纵向导向架(65)在纵向滑槽中滑动;连接后挡套(64)与连接螺母(11)之间设置有连接前挡套,在连接后挡套(64)与连接前挡套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向顶簧(67);

连接前挡套套装在螺纹段(10)上且键连接;

连接前挡套前端面具有套在连接螺母(11)上的内六方止口;

在两个连接后挡套(64)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向力测量杆(66),

在两个连接后挡套(64)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调隙挡片(68);

施工装置包括机动双向运送车(23);机动双向运送车(23)具有机动牵引部(24),机动牵引部(24)连接有主运送车;

主运送车纵向多级伸缩设置;

在机动牵引部(24)上设置有主运送部(25);

在主运送部(25)上设置有锁车偏心轮(26),在主运送部(25)上设置有上表面或下表面与锁车偏心轮(26)压力接触锁车连接架(27),在锁车连接架(27)上连接有锁车锁合弹簧销(28),以下降将主运送车收缩固定;

在主运送部(25)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牵拉板(29)及第一导向销(30);在第一牵拉板(29)尾部伸缩有中间拖车架(31),在中间拖车架(31)前端设置有第二受牵板(32),第二受牵板(32)与第一牵拉板(29)搭接;在中间拖车架(3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锁车锁合弹簧销(28)的第二锁车孔(33)、第二被动槽(34)及第二主动槽(35);在中间拖车架(31)尾部设置有第二牵拉板(36);

第一导向销(30)在第二被动槽(34)中纵向滑动;

在中间拖车架(31)尾部伸缩有第三拖车架(37),在第三拖车架(37)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工艺槽(38)、第三受牵板(39)、用于插入锁车锁合弹簧销(28)的第三锁车孔(40)及第三导向块(41);

第二牵拉板(36)与第三受牵板(39)搭接设置;

第三导向块(41)在第二主动槽(35)中纵向移动;

在第三拖车架(37)尾部设置有后端开口的牵引卡座(42),在后端开口下唇部铰接有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

在后端开口上唇部铰接有牵引旋转挡板(44);

机动双向运送车(23)用于往返于材料地与施工路段;主运送部(25)用于在施工路段主动前行被牵拉反向运动;机动牵引部(24)顶开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正向进入到牵引卡座(42);通过牵引旋转挡板(44)控制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是否反向打开;

当牵引旋转挡板(44)向下旋转后,阻挡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外摆动;

在第三拖车架(37)和/或中间拖车架(31)下端设置有摆动腿组件(45),摆动腿组件(45)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拖车架(37)和/或中间拖车架(31)下端设置的大腿固定座(46),在大腿固定座(46)下端具有倾斜端头,在倾斜端头的垂直轴上旋转设置有小腿摆动行走架(47)的上端部;小腿摆动行走架(47)以倾斜端头的垂直轴为中心线做圆锥面摆动;小腿摆动行走架(47)在摆动上行终点为水平状态,小腿摆动行走架(47)在摆动下行终点为竖直状态;

在主运送部(25)上纵向设置有第一行走导轨(48),在第一行走导轨(48)上行走有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

在中间拖车架(31)上纵向设置有与第一行走导轨(48)横向相错的第二移动行走导轨(49),在第三拖车架(37)上纵向设置有与第二移动行走导轨(49)横向相错的第三移动行走导轨(50);

在第一行走导轨(48)尾部设置有第一输出端(52),第一输出端(5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侧斜挡臂(53)及第一侧斜出口(54);

在第二移动行走导轨(49)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输入端(55)及与第一输出端(52)结构相同的第二输出端(58);第二输入端(55)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输入侧斜挡臂(56)、第二侧斜进口(57);当中间拖车架(31)伸出后,第一侧斜出口(54)与第二侧斜进口(57)衔接;

在第三移动行走导轨(50)前端设置有与第二输入端(55)结构相同的第三输入端(59);当第三拖车架(37)伸出后,第二输出端(58)与第三输入端(59);

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通过第一行走导轨(48)的第一输出端(52)进出第二输入端(55);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通过第二输出端(58)进出第三输入端(59);

在主运送部(25)上设置有存储物料框架,悬臂吊机、全站仪、柴油发电机及泵站;

在主运送车上设置有装配组件;装配组件对无砟轨道组件施工;

在主运送车上竖直设置有连接挡片上料架(71),以层叠放置连接调隙挡片(68),在连接调隙挡片(68)的卡口处设置有连接挡片倒角(69),在连接调隙挡片(68)背面设置有连接挡片后柄部(70);

在连接挡片上料架(71)下出口设置有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在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输入端设置有连接挡片调向弹片(73),在连接调隙挡片(68)下部在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移动,连接调隙挡片(68)上部经过连接挡片调向弹片(73)后,变为竖直状态;

在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输出端倾斜设置有用于悬挂竖直状态的连接调隙挡片(68)卡口的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在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对应连接侧工艺开口(61);在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设置有连接挡片安装机械手(76),以将从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输出的连接调隙挡片(68),从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推动到连接侧工艺开口(61)的连接中间工艺棱柱(63)上;

在连接挡片上料架(71)下出口一侧设置有连接中心驱动齿轮轴(77),在连接中心驱动齿轮轴(77)两侧啮合有反向运动的连接卡口齿条伸缩架(78)及连接柄部齿条伸缩架(79),在连接卡口齿条伸缩架(78)端部设置有连接卡口上托板(80)及连接卡口错位下托板(81);在连接柄部齿条伸缩架(79)端部设置有连接柄部上托板(82)及连接柄部错位下托板(83);

连接卡口上托板(80)用于托举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卡口错位下托板(81)用于托举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两者交替横向移动与对应的连接挡片倒角(69)接触;

连接柄部上托板(82)用于托举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连接柄部错位下托板(83)用于托举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

施工装置的工作过程,

S1,首先,在主运送车上运载无砟轨道组件到施工路段;然后,锁车偏心轮(26)旋转,上顶锁车连接架(27),使得锁车锁合弹簧销(28)克服弹簧力上升与第三锁车孔(40)及第二锁车孔(33);其次,机动牵引部(24)顶开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正向进入到牵引卡座(42)后,反向牵拉第三拖车架(37);

S2,首先,第三拖车架(37)通过第二牵拉板(36)与第三受牵板(39)使得中间拖车架(31)被牵拉;然后,通过第二受牵板(32)与第一牵拉板(29)实现对牵拉展开后定位,同时,通过第一导向销(30)在第二被动槽(34)中纵向滑动,第三导向块(41)在第二主动槽(35)中纵向移动;其次,当展开到行程终点后,通过牵引旋转挡板(44)向上旋转,使得机动牵引部(24)带动牵引铰接弹簧挡杆(43)反向打开并分离,小腿摆动行走架(47)以倾斜端头的垂直轴为中心线做圆锥面摆动,小腿摆动行走架(47)从水平状态在摆动下行为竖直状态,以在桥上支撑行走;再次,机动双向运送车(23)往返于材料地与施工路段,以实现将物料送至在施工路段主动前行被牵拉反向运动的主运送部(25)上;

S3,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纵向移动,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通过第一行走导轨(48)的第一输出端(52)进出第二输入端(55),龙门式行走机械手(51)通过第二输出端(58)进出第三输入端(59),实现将主运送部(25)上物料送至所需路段,并通过机械手送至施工工位;

S4,对无砟轨道进行安装作业;

在进行无砟轨道进行安装作业时;包括以下步骤;

S4.1,首先,在挡片上料架(71)中层叠放置连接调隙挡片(68);然后,机动双向运送车(23)来到连接组件(9)安装工位;

S4.2,首先,连接中心驱动齿轮轴(77)啮合反向驱动连接卡口齿条伸缩架(78)及连接柄部齿条伸缩架(79)运动;然后,连接卡口上托板(80)托举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卡口错位下托板(81)离开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柄部上托板(82)托举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连接柄部错位下托板(83)离开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使得最底层的连接调隙挡片(68)下落;其次,连接卡口上托板(80)离开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卡口错位下托板(81)托举底层的连接挡片倒角(69),连接柄部上托板(82)离开次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连接柄部错位下托板(83)托举底层的连接挡片后柄部(70),使得次底层的连接调隙挡片(68)下落到最顶层位置;

S4.3,首先,最底层的连接调隙挡片(68)下落;然后,在连接调隙挡片(68)下部在连接挡片导向滑道(72)移动,连接调隙挡片(68)上部经过连接挡片调向弹片(73)后,变为竖直状态;其次,依次挂到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上,并沿着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滑落到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处;连接挡片安装机械手(76)以将从连接挡片悬挂V型架(74)输出的连接调隙挡片(68),从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推动到连接侧工艺开口(61)的连接中间工艺棱柱(63)上;

S4.4,在执行S4.3之前,首先,根据连接轴向力测量杆(66)测量数值,计算该两个连接后挡套(64)之间设置插入连接调隙挡片(68)的数量;其次,在与连接挡片安装工位(75)对应处,在连接中间工艺棱柱(63)上产生用于插装连接调隙挡片(68),产生轴向外顶力,通过连接后挡套(64),连接轴向顶簧(67),使得连接前挡套的内六方止口压在连接螺母(11)上实现轴向防松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5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