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器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0764.4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王永健;韩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29/02 | 分类号: | F02D29/02;F02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方法 及其 控制器 车辆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器和车辆,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比较发动机的当前排气温度与预设排温阈值;根据当前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温阈值判定发动机出现排温高故障;获取发动机的排气中的当前燃气含量,并根据当前燃气含量判定排温高故障由轻微失火或轻微爆震原因引起;其中,预设排温阈值低于发动机设定的引起失火或爆震的排温超上限值。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低于排温超上限值的预设排温阈值,从而可以及时察觉发动机的排温高故障,并根据排气中的当前燃气含量判断出排温高故障由轻微失火或轻微爆震原因引起,以此为发动机的后续控制策略提供数据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有发动机的失火和爆震模型在标定过程中为防误报,不能及时报出轻微失火和轻微爆震故障,市场验证也发现,某些车辆未报失火与爆震故障,硬件检查完好,但排温接近上限,未能及时修正发动机的运行参数。
排温超上限故障只有一个限值,在温度低于限值(850℃)时,不改变发动机的运行参数,诊断过程单一,例如,某些天然气车辆在大负荷且未报出失火故障和爆震故障的前提下,会出现排温超上限、动力不足、放炮等状况,而且现有的发动机不能判定排温高是失火导致还是爆震导致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目的是至少解决非硬件导致的微小失火、微小爆震等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比较发动机的当前排气温度与预设排温阈值;根据当前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温阈值判定发动机出现排温高故障;获取发动机的排气中的当前燃气含量,并根据当前燃气含量判定排温高故障由轻微失火或轻微爆震原因引起;其中,预设排温阈值低于发动机设定的引起失火或爆震的排温超上限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低于排温超上限值的预设排温阈值,从而可以及时察觉发动机的排温高故障,并根据排气中的当前燃气含量判断出排温高故障由轻微失火或轻微爆震原因引起,以此为发动机的后续控制策略提供数据参考。
进一步地,根据当前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温阈值判定发动机出现排温高故障包括:根据当前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温阈值且持续时间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发动机出现排温高故障;根据当前排气温度大于预设排温阈值且持续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则不判定发动机出现排温高故障,并将持续时间清零。
进一步地,获取发动机的排气中的当前燃气含量,并根据当前燃气含量判定排温高故障由轻微失火或轻微爆震原因引起包括:根据当前燃气含量大于等于预设燃气含量,则判定排温高故障由轻微失火原因引起,并通过减小EGR率以及增大点火角的方式执行修正操作;根据当前燃气含量小于预设燃气含量,则判定排温高故障由轻微爆震原因引起,并通过增加EGR率以及减小点火角的方式执行修正操作。
进一步地,获取发动机的排气中的当前燃气含量,并根据当前燃气含量判定排温高故障由轻微失火或轻微爆震原因引起后还包括:累计持续时间,并比较持续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根据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修正操作失败;根据持续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修正操作成功。
进一步地,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预设发动机处于不同工况下的预设排温阈值图表和预设时间图表。
进一步地,根据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修正操作失败后包括:根据修正操作失败,生成排温高故障警报,并对发动机进行限扭。
进一步地,比较发动机的当前排气温度与预设排温阈值前还包括:根据发动机的当前排气温度大于等于排温超上限值,获取当前燃气含量,并根据当前燃气含量生成发动机的爆震或失火故障警报,并对发动机进行限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